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赣南历史建筑丨关隘

2023-03-12 12:00:00    作者:万幼楠  浏览次数:1913

关隘


关隘,又称关卡,古代在交通要道设立的防务设施。一般都是地理位置很重要的地方或依山傍水的交通要道。我国著名的如函谷关、虎牢关、雁门关、潼关、阳关、居庸关等。各省各地都有拥有当地的主要关隘,据明嘉靖版《赣州府志》卷五“隘桥渡”和清同治版《南安府志》卷二“关隘”统计:赣南各县大小关隘约有130处,这其实就是连接赣南各县主要交通线的接点,但留存至今并著名的只有大余梅关和石城的“闽粤通衢”关楼了。


1大余梅岭梅关


梅关,属于国家级的关隘,可与上述函谷关等齐名的古代名关。位于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的梅岭(又称“大庾岭”),关楼雄跨赣粤两省隘口。


梅岭设关始于秦朝,秦汉时为中央政权统一祖国南疆、巩固边防的军事战略要地,正所谓“五岭皆越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其策略是对北方筑长城以防御匈奴,对南岭开山道筑3关,即横浦关、阳山关、湟鸡谷关,打开了沟通南北的3条孔道。横浦关就筑在梅岭顶上,因此梅关在秦时称“横浦关”,也称“秦关”,后来横浦关为战争所毁。汉代初年,刘邦曾派梅金捐将军扼守梅岭,汉武帝刘彻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派兵十多万平南粤,并首先命令杨仆的神将庾胜兄弟驻守大、小庾岭上,然后入南雄、始兴,下浈水,入北江,汇珠江。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到了宋代,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过梅关的漕粮和茶盐运输量激增,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宋太宗为确保岭南经赣江而达汴京通道的畅道,在大庾(今大余)县设置了南安军。宋嘉祐八年(1063年),蔡挺就任江西提刑,当时他的哥哥蔡抗正好在广东做转运使官,弟兄俩分别代表赣粤双方协商维修梅岭路,同时在岭巅设关,修建关楼一座,并立石曰“梅关”。此关一作军事防御,二为征收货物税收,三为赣粤两地之界。梅关修筑在“一步跨两省”、“一关隔断南北天”的途要之地,在这里登关远眺,赣粤两省的千山万岭尽收眼底。在修建梅关时,鉴于梅岭南北“驿路荒远,室庐稀疏,往来无所庇”的状况,蔡挺遂与蔡抗“乃相与谋”双方商定以梅关为界,以砖石“分岭之南北路”,并且“课民植松夹道,以休行者”,即在路两旁种植松树以固土遮荫。建关楼后,历代州、县均有修葺,使梅岭关楼保存至今。


640.jpg


640 (1).jpg


现存梅关应为明清修建的,青砖砌筑,现残高5.9米,面宽5.1米,门洞高3.5米,宽3米,进深5.5米,关楼楼阁已毁,关门无存,关楼南面留有枪眼4个,门洞上额书“岭南第一关”,两边对联“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北面门额题“南粤雄关”,东侧设有石阶可登关楼,西侧竖石碑“梅岭”。


2石城“粤闽通衢”关楼


“粤闽通衢”关楼,又名镇武楼,位于石城县老城的东北郊,现因城区扩大已纳入新城区内。关楼坐北朝南横跨廓头街而建,至迟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廓头街是一段连接赣闽古驿道上的古街市。


“粤闽通衢”关楼,是城北重要的军事防御据点。明代中晚期,石城匪患严重,动乱不断,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知县闻韶开始将土城改为砖城。后因盗寇时常自东北面进行侵扰,为加强城北防卫,官府便修建了此关楼,名“镇武楼”,以御匪盗拱卫城北安全。明隆庆年后,匪患稍息,万历年间在维修此楼时,便在城门额上题刻“闽粤通衢”4字,以示道畅民安。此关楼建成,一则可以监视楼北面李腊石山顶发出的敌情狼烟信号,二则又是南来北往迎接官员的接官楼,三则楼上设玄帝神,具有镇北安宁为民祈福并保佑闽粤要道生意兴旺发达之意。


640 (2).jpg


镇武楼原名“镇武行祠”,后毁。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由知县郭尧京重建,改名“元帝阁”。“镇武”,为道教所奉之神,别地多称“真武庙”、“真武大帝”。因相传道士曾夜梦玄帝嘱托,故庙内常供“玄帝”像,“玄”在“五行”文化中属水、黑色、北方,因此,“玄帝”也就是北方之帝。镇武楼二楼原也有玄帝塑像,故楼又称“玄帝阁”、“元帝阁”。明清时期,民间对玄武帝的崇拜非常盛行,将它跨街而建于城北南北交通要道上,反映了民众心目中对该神的崇敬之情。现关楼内尚保存有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十五年(1676年)、雍正二年(1724年)石碑,碑刻记述了该楼的历史沿革和维修情况。


“粤闽通衢”关楼跨古驿道而建,现存高两层8.5米,面阔10.88米,进深9.82米,占地约110平方米。底层平面两间,呈不对称布局状况,城门洞内右边人为(约清代或民国年间)用青砖砌了一道墙,分隔出一间房屋。二楼平面亦为两开间不对称形式,次间与前、后回廊相连,当心间为“玄帝阁”,现阁中神像、神案等早年全毁。穿斗式构架,构架空间为板壁或夹骨泥墙,两侧山墙(右为砖墙,左为土墙)不承重。


北面为关楼形式,硬山顶,条石券门,门洞墙体亦为条石砌成,厚达1.45米,门洞上有石匾,阴刻铭文“闽粤通衢”4个大字,匾右头小字题“万历庚戌年鼎立尹良恩陈眉春黄国盛黄宗口杨大厚廖文英”,匾左头小字题“知石城县事岳阳李德典史王维康熙丙辰年重修黄宗口黄口口”匾上头也有小字题为“乾隆甲辰春知石城县事孙绪惶口口口重修”字样。楼上两侧辟砖构小漏窗,出檐为三层砖叠涩。南面为悬山顶,底层为城门洞,三开间外观形式,实左次间不存,右次间有大板梯可登至二楼。二楼正面是廊道,设有木构栏杆。右山墙与复烤厂共用,稍稍出头,做成防火墙形式,左山墙与后稷庙墙共用。


“闽粤通衢”关楼,同别处城楼或关楼一样,是由“粤闽通衢”城关的“关”和关上“镇武楼”的“楼”两部分组成。同时也是一处将城关与地方神庙相结合的关楼建筑,这较为少见,是研究地方城防史、神灵信仰和社会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所题“闽粤通衢”4字,常为客家学者广泛引用于各类客家书刊文章中,认为是研究客家迁徙史、形成史与发展史的重要史料,具有见证客家历史地标性建筑的文物价值,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幼楠.jpg



作者简介

万幼楠,男,1959年生,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赣州市博物馆特聘研究馆员、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国家文物局专家库古建筑专家、省文化厅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江西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出版专著有《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赣南围屋研究》、《桥・牌坊》、《塔》(另有英文版)、《斗拱》、《赣南围屋》(另有英文版)、《牌坊》(另有台湾版)、《赣南传统建筑与文化》等;参与撰稿的专著有《赣文化通志》、《中国民居建筑》、《客家民居的世界》(日文版)、《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等;发表论文有《赣南“赣巨人”、“木客”识考》、《关于客家与客家围楼民居研究的思考》、《赣州,宋代城建博物馆》、《强势族群与客家意识》、《赣南风水塔与风水信仰》、《赣南客家祠堂调查》、《王明阳与围堡民居的兴起》等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