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赣南历史建筑丨古驿道

2023-03-25 20:00:00    作者:万幼楠  浏览次数:2009

古驿道


古驿道又称驿路、官道,近似于现代的国道。主要用于古代经由驿站传递政府各种政务、经济、军事等公文信息,以及物资运输、军队调动、军队后勤补给和官员出差、调任与巡视等的交通路线,多设于通衢大道。驿道上每隔若干里设置一个驿站,驿驿相接,纵横网络,以京师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再以地方首府为重点,逐级扩展,星罗棋布,形成网络。沟通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之间的联系,使政令通达,军报快捷,民情流畅。


赣南地处4省交汇之地,在古代有较多古驿道与邻省相衔接,最著名的当然是通往岭南的大余梅岭古驿道,它是古代赣南最重要,也是全国知名的一条官道。其他尚有经会昌羊角水堡、石城、瑞金通往福建和广东的古驿道,还有陆路自遂川经上犹、大余一带进入广东、湖南的古驿道。如果说大余梅岭古驿道相当于今天的105国道或大广高速的话,那么,后列会昌、石城、瑞金、上犹几条通往广东、福建和湖南的古驿道则相当于今天的省道和县道了。当然,除此之外,赣南省内和各县之间还有众多的县级官道,而民间那种两三尺宽的古道则不可胜计。


1大余梅岭古驿道


位于大余县梅山村之梅岭东、西两侧,北距大余城约10公里,南临广东省南雄市,古驿道原全长25华里,现属江西一侧的尚保留有1860米,麻条石筑边,中铺卵石,最宽处7米,最窄处3米。其中还保存有明代古桥两座,即广大桥和接岭桥,均为砖石砌筑,单拱式桥。此外在驿道半山处尚有赭红色“重来梅国”巨型字碑一通,为清同治六年(1867年)所立。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唐以前,中国与国外的贸易,大抵以葱岭东西为主的“丝绸之路”国际市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从中原沿大运河南下,经扬州,溯长江而入鄱阳湖,再经赣江、章水而上,逾过大庾岭而进入广东,然后顺浈水到达广州,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到了唐代,因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广州成了全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但是,从中原经江西通往岭南的陆路,仍然是秦汉时期开拓的“新道”。由于年久失修,“山道狭深,人苦峻极”,“故以载,则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商旅过往十分不便。于是,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奉诏督率民工凿修梅岭驿道,使拔地千仞、危崖百丈的梅岭山隘成为一条“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的官方驿道。同时,还在驿道沿途修建了驿站、茶亭、客店、货栈等。后坏。至宋嘉祐八年(1063年),经蔡挺、蔡抗兄弟俩自江西、广东北南对接重新修凿后,于是出现了“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热闹景象。此后,元、明、清诸代均有维修。


640.jpg


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和粤汉铁路的修通,曾经是沟通岭南以至中原内地的梅岭古驿道随之日渐衰退了。尤其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实现其“南北夹击”的战略目的,广东军阀余汉谋部坐镇大庾,对中央苏区和赣粤边革命游击区进行军事镇压,并于1933年1月修筑了从大庾到南雄的赣粤公路,接着又修通了大庾到赣州的公路。从此,赣粤两省的货物运输大多改由赣粤公路所取代,曾经繁盛一时的梅岭古驿道便完全退出了南北交通要道的历史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古驿道交通功能的丧失,使梅关和古驿道在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和修缮。1984年和1995年,江西省文化厅先后拨款对古驿道和关楼进行过全面维修。


梅岭古驿道,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之一,它从梅岭向南北两边蜿蜒而下,北接江西章水,南连广东浈水,像一条纽带,把长江和珠江连接起来,构成了南北通衢、中外交流的重要通道,有学者称之为“南方水上丝绸之路”之咽喉,具有很高的交通史研究价值。而且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美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重大的历史人文价值,成为了赣粤边际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2“闽粤通衢”古驿道


位于石城县境内。该驿道形成于唐宋时期,元、明两代最为兴旺,明万历年间在石城城北关楼上铭刻“闽粤通衢”4字,便是这条古驿道的历史见证。其主要线路大致为:自长江鄱阳湖→赣江→抚河→旴江→进入石城小松镇→兴隆村李猎石→城北廓头街→县城南门→大畲村→翻过武夷山→宁化石壁村→长汀→粤东。位于“闽粤通衢”这一段古驿道全长约500余米,名曰“廓头街”,明清时街两旁店铺林立,过客如织,因此又俗称为“兴隆街”。


石城这段从县城到大畲村站岭脑不到10公里古驿道,当时全部用石块铺墁而成,其中在跌马磜陡坡这段还用三尺长、一尺多宽的麻条石砌成。而在窖境岭、将军桥、下亭子、上亭子、鹅窝岽、站岭脑等地还建了6座茶亭,过往客商每隔三四里路就可以休息喝茶。又在窖境岭、金鸡石、长塘下、参亭下、豺狗坝、鹅窝岽、站岭脑等处开设了9个饭店。那时成群结队的客商脚夫,肩挑手提往返于这条古道上,是何等的繁荣热闹,对古代石城的经济、文化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八军一一四师四三二团也是经这条古驿道去解放福建宁化的。1962年石城到宁化的公路修通,改道走官桥头、五里亭,这条千年古驿道才逐渐衰落下来。


石城地处赣闽两省交界的武夷山山脉中段,与福建的宁化、长汀隔山而居,自古以来,石城便是进入闽西、粤东的主要通道,但由于石城位置偏僻,境内群山环抱,土地肥沃,既是躲避战乱求生存的理想之地,同时又因生存空间有限,没有足够供生存发展的空间,常成过往歇憩之地。因此,客家移民史学者普遍认为,这条经抚河、江、石城到闽西、粤东的古驿道,是客家人形成发展的主要通道,而将另一条经赣江、章江、大余至粤北、岭南的古驿道,认为是广府人形成发展的主要通道,于是概称经“闽粤通衢”关楼的古驿道为“客家之路”,而称经梅岭“南粤雄关”关楼的古驿道为“广府之路”。


3筠门岭赣闽粵古驿


位于会昌县筠门岭镇,地处武夷山山脉的西麓、赣江与韩江水系之上游,是古代江西通往福建、广东的交通要道,分别与福建的武平县、广东的平远县交界,也是武夷山山脉南段“舍舟登陆”沟通山脉东、西麓水系交通的重要节点。


筠门岭古驿道主要路线为自赣江-贡江-湘江(会昌),继续乘船至筠门岭羊角水附近,然后弃舟改换陆路可分别通达福建或广东,这两条古驿道的具体线路,会昌县政协的宋瑞森先生在《探寻汉仙岩》一书中有较详细的考证:一是赣闽孔道,自筠门岭-羊角水-牛尾岭-分水坳-安子口-冷饭洲-新寨下-分界亭(以上属江西会昌县)-背寨(以下属福建武平境)-桂坑-遥岌岽-张坑-石径岭-武平。这条道主要是通往闽西地区,当然也可及闽南的漳州和粤东的梅州、潮州地区,是江西最早和最重要的山海古道之一,这从明清时分别在会昌的冷饭洲和武平的背寨设立“巡检司”和“汛”两处关隘便可说明其要害。二是赣粤孔道,筠门岭-羊角水-盘古隘-城岗(寻乌县境内)-吉潭-圳下-甲溪坝-大畲坳-仁居(平远境内)。这条道主要是经粤东梅州通往潮汕地区,是宋代以后赣粤间的主要通道之一。由于寻乌和平远两县都是明代后期所设县,因此,宋元时期,这条道相对赣闽孔道而言还属人迹稀少,较为荒凉,直到明万历年间之后,寻乌、平远两县人口发达起来之后,才真正通畅和繁忙起来。


古代赣南主要有3条大道通闽粤,另外两条分别是由惠州、南雄经大庾岭入南安的大余梅岭古驿道(详见上述)和由汀州径瑞金隘岭出入江西的古驿道,而筠门岭道主要是通往闽南漳州和粤东潮汕的古驿道,也是唯一赣闽粤3省交集的古驿道。如果将大庾岭道(梅岭)与筠门岭道作一比较的话,可以发现前者属国家级官道,繁盛时期为唐、宋、元和明代前期,运出的商品以瓷、茶、丝、金、银为主,输入的商品以海外的象牙、香料、宝石、水晶、檀香、胡椒等为主,故有“水上丝绸之路”之称;后者则属省际官道兼民道,主要是民间交通,繁盛时期为明、清和民国3代,运出的商品以粮食、大豆、茶油为主,输入的商品以海盐、布匹、煤油等日用品为主,故有“盐上米下”道之称。


640 (1).jpg


筠门岭古驿道是条十分重要也十分著名的古道,南宋末年文天祥从梅州转战江西走的便是这条道,1927年8月南昌八一起义部队一路南下也是经此道转战潮汕地区的,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上海首脑机关人员往来闽赣苏区时,走的大多也是这条道。自晚明以来,逐渐形成“盐上米下”通往3省的贸易商道,其基本路线和驿站也修正为筠门岭-羊角水-罗塘-珊背-吴畲(以上属会昌、寻乌)-岭下(以下属武平)-溪头虚-罗坑-荷树坳-石冠坑-满姑岽-露冕-下坝。清以来十分著名和重要,直至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公路的深度发展才极盛而衰,相传当时,从外国寄往筠门岭的信件,只需写“中国筠门岭某人”便可收到,赣州、会昌的海外知名度均没它高。


4宁都带源古驿道


位于赣州市宁都县肖田乡带源村,属府、县级古驿道。这里地处赣南的最北端,分别与抚州市的宜黄、南丰县接壤,是古代宁都县通往宜黄和南丰县的主要通道,也是赣南北上抚州和建昌府(今南城县)等赣中、赣北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


古驿道沿带源河修筑,路基剖面成梯形,路面顶宽约3米,底宽约3.6米,高2~3米。路面当中用宽约30公分的麻条石铺就,两侧用河卵石或块石满铺,内外护坡皆用自然块石垒彻,中为黏土夯实。古驿道现存长约500余米,其中尚保存一段长约百米、依傍驿道而建的旧商铺、旅店等古建筑。


640 (2).jpg


这段古驿道保存完整,品相良好,而且是一段集防洪河堤、商贸集市于一体的古驿道,为我省罕见,为研究赣南古代交通经济史提供了一处珍贵的实物资料。


5瑞金“大路岽”古驿道


位于赣州瑞金市象湖镇溪背村,属县、乡级古驿道。距瑞金城区南1500米,鹏图塔东200米,是古时通往福建长汀、泽覃希平、安治村的必经之路。古驿道修建年代不详,据当地群众反映,建鹏图塔后,就开始修建古驿道,有200多年的历史。古驿道全长大约4公里,大部分宽为1.8米(最宽处为2.5米,最窄1.2米),全程用鹅卵石或青石、红碎石铺面,路面较为平整。古驿道两侧一边是山峰,一边是山沟,有一部分路段已被山洪冲毁,也有的路段是被人为破坏。


640 (3).jpg


张幼楠.jpg


作者简介

万幼楠,男,1959年生,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赣州市博物馆特聘研究馆员、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国家文物局专家库古建筑专家、省文化厅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江西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出版专著有《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赣南围屋研究》、《桥・牌坊》、《塔》(另有英文版)、《斗拱》、《赣南围屋》(另有英文版)、《牌坊》(另有台湾版)、《赣南传统建筑与文化》等;参与撰稿的专著有《赣文化通志》、《中国民居建筑》、《客家民居的世界》(日文版)、《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等;发表论文有《赣南“赣巨人”、“木客”识考》、《关于客家与客家围楼民居研究的思考》、《赣州,宋代城建博物馆》、《强势族群与客家意识》、《赣南风水塔与风水信仰》、《赣南客家祠堂调查》、《王明阳与围堡民居的兴起》等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