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赣南历史建筑丨山寨

2023-03-10 16:20:04    作者:万幼楠  浏览次数:1577

山寨


寨,是古代防守常用的一种设有围合障碍物的构筑体,如砖石砌体、竹木栅栏等。若为官府建设的寨,在方志中置于“关隘”目下,性质也同“关”和“隘”,这个意义上的寨,则不一定都设在山上,而且也早已无存了。本书所述的寨,主要是指赣南现在尚存的且都位于山上的古代寨子,因此,称之为“山寨”。


寨,还与村相提并论,因上古时,村落不仅要防敌人,还要防野兽,普遍均有设防,因此,村寨并称。今西北、西南等乡村至今仍常见将村称为某某寨者,赣南乡村也多见诸如上寨、下寨、寨上、寨下等古村落地名,而赣南现尚保存下来的村围,便是古代村寨防御的延续。“寨”本义的进一步延伸,便是有设防性质的民居,像客家地区的“围”、“堡”、“楼”,在民间习称或方志记载中,也概称之为寨,如闽西的土楼,当地民间传统称谓是“方寨”、“圆寨”。《赣州府志·武事》中也见“(清顺治)十年,番天营贼流劫安远境长沙营、孔田各寨,掳掠男妇千余”这里所说的寨,应是指安远长沙、孔田等地的村围和围屋。


赣南山寨概况


由于地处四省交汇山区,古代赣南基层社会几乎从来就没有真正被“王化”过,长期处于“治与乱”、“贼与民”和“政区与盗区”之间。因此,赣南古代山民居住山寨的情况十分常见,形成赣南围屋、村围、山寨3种防御式民宅并存的现象,而且居住“山寨”的形式几乎贯穿整个古代赣南。此以寻乌革命纪念馆馆藏的一方明天啟七年(1627年)饭箩祖寨碑说明。此碑为红砂岩质,残高48.5厘米、宽41厘米、厚6.5厘米。碑文共219字,现据发现者刘承源先生的考识录于后。


640.jpg


世之以来,自鸿朦开辟,故国家有城墎,民间有围寨。我乃汀州宁化相传,始居大竹园,路口枭险,思得近方饭箩石四固周密,堪作庐为子孙长久。已捐请匠人凿开石路,坒平屋基。因正德年间(1506~1521年)黄乡叶楷作叛,久居祖寨,至万历三年(1575年)四月,蒙南赣军门江(指南赣巡抚江一麟)、守道爷爷张(分守岭北道张士佩)、巡道老爷朱(分巡岭道副使朱茹)、本府大爷叶(赣州知府叶梦熊),兴兵剿贼,幸得太平,示民竖屋耕读。万历五年下寨,李坊做屋。遗嘱子孙永远常守,倘有世乱,异姓亲戚借寨者,要写借纸,不能紊争,至天啟七年,因闽粵变乱,复上祖寨,故立石碑为子孙长久之志矣。谨序。天啟七年丁卯岁冬月吉旦。钟洪赞、积、庆、舜、纲、奈、纪仝立。


此寨,现名“花箩寨”,位于寻乌县吉潭与澄江交界的大竹园村,碑文虽短但信息量较大,不仅记述了钟氏来历、居围寨和离开山寨的原因,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叶氏家族割据黄乡(寻乌)百余年最后被剿灭的情况,而此类宗族割据势力在明清赣南屡见不鲜,赣南古代依险居山寨情况于此也略见一斑。对此,刘承源先生根据《礼坊钟氏族谱》中之《礼坊流传事迹》、《饭箩土寨二寨合记》、《饭箩寨全图》等相关资料发表有网文《明天启七年饭箩祖寨纪事碑》,可供参考。


赣南现在尚存的山寨,根据“三普”资料统计只有19处,但这不足为凭,因为此类古建筑不典型,往往被各县普查员所忽视。此据黄运群2015年主编出版的《走遍石城》一书中所录的古代山寨,便有17处,而谢直云等著的《山水宁都》一书中仅翠微峰景区就尚存18处山寨。现根据笔者调查研究的情况分析,赣南现存古代山寨数量,至少有200座。


  1. 640 (1).jpg


现依据已掌握的资料看,赣南现存最早的山寨为于都银坑南宋初年的岳飞寨,晚则可到清末,其中现存数量较为集中的历史时期是清代咸丰年间,主要为防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所建,因访问时,皆称是“防长毛贼”的。其最主要原因跟当时政府倡导、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是距今最近的一次以冷兵器为主的大动乱有关。如《清史稿·列传·周祖培列传》,疏言:“贼匪滋事以来,屡谕各省办团练,筑寨浚濠,仿嘉庆年间坚壁清野之法…”,又如《瑞金县志·武事》载:“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石达开部进逼瑞金邻县石城,县民受其鼓舞,纷纷起事,瑞金知县刘遵侃奉令办团练,在城设局,每户一丁,十丁一牌,十牌为甲,十甲为团,负责警守险隘,保卫县城、仓库等重要目标。”从赣南各地县志与《清史稿》等记载来看,自咸丰三年开始,各地乡绅都有出资兴办团练,捐资在聚落险要之处修堡寨,对太平军实行坚壁清野的记述。山寨的建筑形制主要是根据山上情况而定,没有规则可寻,多为环顶随地形高低而建,寨内建有简易房舍屋宇、水源、防卫等生活和防御设施,以圆或椭圆为多,几乎都是石构墙体,其中又以自然山石或片石为主,高度在2米左右,常设三四座寨门,寨门多为加工条石制成。


赣南是丹霞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几乎各县都有因丹霞地貌而闻名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如赣州的通天岩、于都的罗田岩、瑞金的罗汉岩、宁都翠微峰、石城的通天寨、兴国的宝石寨、会昌的汉仙岩、龙南武当山等,因此,赣南山寨选址还有一个特点是:大多为丹霞地貌。这主要是因丹霞地貌所特有的顶平、身陡、麓缓、雄奇险峻和易守难攻,海拔高度大多为200~400米,相对高度大多为100米,有丰富的水源、靠近生产和方便生活等特点而成为首选。这些自然特点同时又形成赣南又一特别的古文化现象,即在这些丹霞地貌山上往往有先秦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如宁都翠微峰南侧缓麓地,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采集到的遗物有石矛、石镞、石锛、印纹陶片、青釉瓷豆残片等,其中,印纹陶片的纹饰有小方格、菱形回字、回纹加点、组合云雷纹、梳齿刮纹、三角窝纹等。据考证,其文化性质应属一处商周时期的游猎临时场所遗址。又如于都宽石寨山上,也采集到磨制精细的有段石锛和大量古陶片,其中陶片几何形纹,主要有方格纹、网结纹、回纹、弦纹、编织纹、蓝纹等。从采集的陶片看,器型有鬲、尊、罐、鼎等,由此初步认定为商周时期文化遗址。此外,赣县三溪乡的寨九将军寨、瑞金市武阳镇的石狮脑寨和寨岽脑山寨等丹霞地貌山寨中,均同时发现还是一处古文化遗址,看来,这应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情况,可能更多的是文物普查中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


赣南现存的主要山寨


1于都岳飞寨


位于于都县银坑镇银坑圩东1公里处。主寨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原设3个寨门,现已毁。在主寨东北面是外围防御工事,现残存自然块石围墙长40米,宽0.7米,高0.3~0.8米。


640 (2).jpg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奉诏“征讨”吉州彭友、李满和虔州王彦、陈颙等数支农民军。破彭友后,岳飞移师虔州,王彦、陈颙率部踞守于都五石洞(旧史称“固石洞”)。五石洞为五座石山(马安石、斧头山、头巾寨、中石、天心岩)的简称,地处银坑、马安、桥头一带的20华里之间。岳飞率兵来到银坑,在银坑东约1公里的比邙山安营扎寨,后当地居民称作“岳飞寨”。1984年6月5日公布为于都县文物保护单位。现因年久失修,自然损毁严重,遗址虽存,但遗迹已被丛林覆盖,仅见一段残存墙基。


2石城通天寨


位于石城县琴江镇大畲村村后约500米,距县城约5公里,因寨中的通天石而名。山寨遗址面积约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600米,相对高度360米,是一处发育完美和典型的龟裂丹霞地貌,因此,成为赣南著名的自然景观旅游点。其中“通天石”,又名石笋干霄、阳元石,为一丹霞岩柱,高295米,是为主景,也是石城古代八景之一。


通天寨,原寨上四面各设一寨门,现尚存3门,其中西门门额上题有“长庚门”3字。由于山势险恶,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元末,陈友谅被朱元璋击败,余党熊天瑞残部踞此筑寨,曾多次在此与官府军队发生争夺战,现仍可见多处残垣毁垒,因此,还是一处古战场遗址。


640 (3).jpg


3赣县寨九将军寨


位于赣县三溪乡寨九村横山寨小组,距县城约55公里。据村民相传,将军寨始建于南宋时期,当地有关于岳飞部将剿灭将军寨的传说。从实地调查采集到的酱褐釉陶片、芒口青白瓷片等古代陶瓷片情况来看,与当地的传说大致吻合。


将军寨地处一座丹霞地貌的山顶,周边都是悬崖,只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山脊小道通往山顶。整个山寨的基本格局尚存,寨门朝南,用红砂岩砌成,石券门拱高2.3米,宽1.4米,寨门两侧还保留有厚度达0.6~1米的寨墙,寨墙残高0.6~1.8米不等,残长6~8米。寨墙25米,就地取材由块片石砌成,总面积约4500平方米。将军寨的顶部还保留有数个当年建筑的柱洞,顶部的土层较厚,残存有历代的陶瓷器残片。


4崇义牛栏山山寨


位于崇义县思顺乡山院村牛栏山,当地人俗称“石门框”。明代正德年间,以谢志珊、蓝天凤为首的盗寇,割据横水、左溪和桶冈(史称“三巢”)为根据地,自称“征南王”。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一月,南赣巡抚王阳明擒横水、左溪贼首谢志珊,毙桶冈贼首蓝天凤,遂设崇义县于横水。牛栏山山寨是蓝天凤盘踞桶冈的主要集聚地和巢穴之一,现仅剩山寨的第一道寨门和山寨的残墙断壁,山寨门坐北朝南,花岗石门框,两边为依山而建的块石结构防御寨墙,寨门旧址总长18.18米,宽7米,高2.3米,其中石门高2.3米,宽1.68米。


牛栏山山寨还是古代思顺通往桶冈的必经之路,古道穿石寨门而过,现已辟公路,但仍有部分居民步行经过此古道。牛栏山现有3户人居住,姓氏为张、游。这座山寨遗址,对研究崇义县的历史以及王阳明的南赣平乱和谢志珊、蓝天凤其人其事具有重要意义。


640 (4).jpg


5安远岩陂寨遗址


位于安远县长沙乡长沙村。据传为明代时当地钟氏望族因避寇而建。相传当年山寨上建有几百间房子,山寨四周围墙,辟有东、南、西、北4门,内居住有钟氏千余人。现在山顶尚存用山石砌筑的断壁残垣和岩石上开凿出的栈道、阶梯、柱洞和倒塌的石砌寨墙。


该山寨上坦下险,南河北溪,满山怪石嶙峋,四周悬崖重叠,地势非常险要,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山寨。山寨方圆约2公里有余,清代时山寨遗址中部建有方广寺,东南部建有金城庙。


4宁都翠微峰山寨群寨


位于宁都县梅江镇翠微峰景区,距城区约3公里。是一处发育完美的4A级丹霞地貌风景区,也是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华于一身,是宁都人民心目中的圣山,也是宁都的自然标志与精神象征。


640 (5).jpg


翠微峰,是整个丹霞地貌景区的主峰,因东南峭壁平直,色如丹霞,故俗称“赤面寨”。翠微峰自然景区,主要由著名的24峰、8洞、3湖5涧12瀑、21岩穴、36特形构成,总面积约为78平方公里。人文景观方面,主要有商周古文化遗址、宋代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18座古寨门、明末清初“宁都三魏”和“易堂九子”的隐居遗址和活动旧址,以及1949年攻取翠微峰的战斗遗址(其战斗故事于20世纪50年代拍成电影《翠岗红旗》)等。其中,18古寨门分别为三献峰、石鼓峰、凌霄峰、瑞竹峰、莲花峰南、莲花峰西、东旸峰山口、东旸峰半山、骑龙岑、莲塘岩、蘑菇峰、黄连岩、小石寨、冠石、磐石、天池岩、飞泉岩、集贤岩寨门。这些山寨都是唐宋以来士民隐居、避乱或战争留置下来的遗迹遗构。这18座有山寨门的山寨中,又以三献峰寨、东旸峰寨和黄连岩寨(黄竹寨)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据《翠微峰志》载疑为宋代,1993年6月均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献峰寨,位于三献峰东北端,“仙人卖药”西北侧。寨门墙用麻条石砌成,南北纵向,全长18.7米,高3.2米,最低点2.4米,墙厚2米,寨门朝东,高2.3米,宽0.9米,拱券形门,框有石槽闸门及石斗扇门,两层设置,纵深2.35米。据《翠微峰志》载:清初,“易堂九子”之彭任、李腾蛟、曾灿、彭士望曾隐居寨内,筑有“一草堂”、“半庐”、“值松草堂”等授徒造士,现原宅已毁,遗址尚存。


黄竹寨,又称“黄竹峰”,因黄(皇)竹丛生,故名。又因“丰首低尾,色如渥丹,状如腰鼓”,也称“石鼓峰”。位于黄竹峰与凌霄峰之间裂罅连接处的陡壁上,门两边墙南北走向,高约5米,全长约20米。峰顶广平,可筑室结庐供千人居住,据《翠微峰志》载:“旧时,峰上建有飞升堂、凌云亭,山高堂前云缭绕,路险壁陡鲜人至。”成为古代士绅避乱隐居之地,明代邑绅赵东林曾多年隐居于此。


东旸峰寨,因峰极似旭日东升状,故名。位于东旸峰东北端山脊,由东旸峰登山口寨和东旸峰寨构成,两寨门之间相距约200米。前者为第一道关隘,寨墙下部凿石壁,上部用红麻条石沿石势呈弧形砌成。长约38米,最高处为5米,最低处约2.5米,厚2.35米,寨门高3.85米,宽1.4米,门额有隶书线刻“东旸峰”3字,大约建于唐末至宋代。后者寨墙同前构筑形式,长22.7米,厚2.35米,最高处5.1米,最低处约3米,寨门朝东南,高2.8米,宽1.3米,门两侧刻有门联。南唐(公元937~公元975年)礼部尚书衷愉曾弃官于此筑庐隐居奉母,故称“衷愉庐”。据《宁都直隶州志》载:“岩藏木钟,金精木鹤鸣,则木钟应之。有泉曰仙液。州人衷愉结庐奉母隐此。


7宁都东龙鳅篓寨


位于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当地又习称为“石砦”、“石寨”。东龙村诸峰环峙,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形如“架上金盆”,具有“高山盆地”。明、清时,为闽赣商贸交通要冲,一度商贾云集,村中祠庙林立,屋宇参差,富甲一方,但地处偏僻,四周山峦重嶂,盗寇叠发。为抵御匪患,东龙村将全村划为4片,在附近四隅择险要高地建起4个山寨,此为入村口北面山寨,因状如盛装鳅鱼的竹篓,故名“鳅篓寨”。


640 (6).jpg


现存山寨保存基本完整,寨长约90米,宽约80米,占地约720平方米,石寨用片石砌筑,残高2米不等,厚约1.5米。分别在东北、西南面开两个寨门,寨门为花岗岩条石砌筑,门宽约1米,高约1.8米,山寨内为一相对平整区域,原建有房屋,掘挖有水井,现已塌废,仅存四周寨墙。


8瑞金寨岽脑山寨


位于瑞金市叶坪乡云山岐村小组。建于清代晚期,东西走向,面积约15000平方米。2010年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江西省考古所对其进行过抢救性考古发掘,计发现寨内有营房两栋50间房舍遗址。出土文物多为晚清时期的生活用陶瓷片,主要为碗,少量盘、杯、勺、镭钵、炉、罐、缸片等。其他还有少量的火钳、铜筷、门扣等。防御城墙一道。长39米,底宽4.3米,顶宽0.5米,高1~4米,横断面呈梯形,石、土混筑结构。整个防御墙体依山势而建,且利用两侧山体拦断山谷,并筑坝成塘,形似城墙,非常雄伟,有易守难攻之功能。石阶路有3条,一条位北面悬崖绝壁上,另外两条位于南面石坡上。墓葬4座,主要为长方形土坑坚穴墓,每座墓前都修有拜祭的明堂。


从发掘出土的遗迹与遗物来分析,寨岽脑遗址可分为商周与明清两个历史时期,具有赣南其他类似地貌山寨的共同特征。商周时期出土遗物有石器与陶器两类。石器有斧、锛、凿等。陶器多为硖砂陶,少量泥质陶,按颜色分有灰陶、红陶、白陶3种。器形有罐、鼎、钵、器盖、圈足器、折肩器。纹饰有网结纹、方格纹、细方格纹、菱形纹、网窝纹、弦纹、蓝纹、菱形凸点纹、回纹、云雷纹、梳篦纹、刻划纹等。明清遗址根据出土遗物与史料结合来分析,考古发掘报告认为,这处军寨建筑应是清代晚期当地豪绅组织乡民捐资修建的对抗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军事堡寨,一是躲避太平军,实行坚壁清野,使太平军得不到物资补助,造成军资困乏。二是打击太平军,利用险要的地形工事,阻击太平军。


9石城寨府里山寨


位于石城县木兰乡东坑村寨府里(寨脑)。山寨位于两县交界地,东南、西南为石城地界,北、西北属广昌地界。建筑年代为清代中期,据调查,曾防御过太平军。目前山寨尚保存东、南、北3座大门,是赣南现存古山寨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其大门均用条石垒砌而成,垒墙厚1.98米,高2米,门宽1.5米,雄浑坚固,整个山寨成椭圆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100米,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寨内建筑已无存,寨墙残存高度为4~5米。


张幼楠.jpg



作者简介

万幼楠,男,1959年生,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赣州市博物馆特聘研究馆员、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国家文物局专家库古建筑专家、省文化厅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江西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出版专著有《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赣南围屋研究》、《桥・牌坊》、《塔》(另有英文版)、《斗拱》、《赣南围屋》(另有英文版)、《牌坊》(另有台湾版)、《赣南传统建筑与文化》等;参与撰稿的专著有《赣文化通志》、《中国民居建筑》、《客家民居的世界》(日文版)、《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等;发表论文有《赣南“赣巨人”、“木客”识考》、《关于客家与客家围楼民居研究的思考》、《赣州,宋代城建博物馆》、《强势族群与客家意识》、《赣南风水塔与风水信仰》、《赣南客家祠堂调查》、《王明阳与围堡民居的兴起》等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