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胜迹丨“光风霁月”的廉泉夜话亭

2023-02-03 15:53:00    作者:张嗣介  浏览次数:2022

宋代《方舆胜览》记载:“廉泉在报恩寺,本张氏居,宋元嘉中,一夕霹雳,忽有泉涌,时郡守廉,故以为名”。始于南朝刘宋时期的廉泉,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南朝刘宋元嘉时期(424—453),廉泉霹雳而生,此后一直受到地方官吏文人的关注和百姓爱护。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秋,苏东坡因“讥斥先朝”,被解除了端明侍读学士的职务,贬职于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他第一次路过赣州,就被赣州秀丽的风光和人情吸引停留月余。在赣其间,他拜访了通天岩隐士阳孝本,又在阳孝本、孙志和虔州通判推官俞括等人的陪同下,游览赣州古迹名胜、山水寺观、拜谒祥符宫与当时的虔州知军霍汉英及季倅赓诗唱郁孤台,寻访廉泉,用廉泉之水煮茶品茗。从史志记载看,廉泉应该是在当时的崇庆禅院内。


640.jpg


北宋的喝茶方法与今天不同,主要还是延续唐代盛行的煎茶法,所谓“煎茶”就是将茶叶制成的茶饼,精研成细末包装好待用。烹茗时,先将水烧开,再放盐去苦味,然后将茶末放入锅内烹煮,有一沸、二沸、三沸之分,水沸时产生大量泡沫,这些泡沫被视作茶的精华,对烹出的泡沫很讲究,烹茶技巧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烹出的泡沫成色来确定,以观看茶汤的泡沫颜色判断烹茶技艺的优劣。烹煮的一锅茶汤也不是全部都符合饮用标准,其中适宜饮用的只有几碗,并还要趁热饮用。


宋代时的茶汤,以白色为上品。煎茶时,因烹茶的水质不同,火候温度不同,对茶品质的发挥程度和饮用口感也不一样,所以煎茶法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苏东坡喜好饮茶,他的茶囊随身携带挂于腰间,他是位品茗烹茶的专家、“斗茶”高手,曾作“试院煎茶”诗,通过烹茶来抒发内心感概。


北宋虔州是当时的产茶区,虔州出产的泥片茶是送往朝廷的贡品。崇庆禅院是当时江西的一座著名禅院,以收藏佛经而名闻江南。因禅院收藏佛经很多,禅院三代长老艰辛筹款16年,耗资二千余万兴建了一座很大的藏经楼。禅院的藏经规模之大、数量之多,经楼之壮丽当时被誉为“江南第一”。苏东坡是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在停留虔州期间,他与禅院长老僧惟湜结为好友,相互赠诗。苏东坡对惟湜的赠诗,被赣州地方志记载的就有4首之多,是东坡在赣城赠诗最多的一位。由于“茶”的情结,苏东坡常与僧惟湜、阳孝本、俞括、孙志举等人在禅院廉泉之旁,泉水烹茗、促膝谈心和夜话赋诗。东坡有廉泉诗曰:


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

君看此廉泉,五色烂摩尼。

廉者谓我廉,何以此名为?

有廉则有贪,有慧则有痴。

谁为柳宗元,孰为吴隐之。

渔父足益洁,许由耳何缁。

纷然立名字,此水了不知。

毁誉有时尽,不知无尽时。

渴来廉泉上,持须照鬓眉。

好在水中人,到处相娱嬉。


后来,人们为了怀念苏东坡与阳孝本等在廉泉烹茗夜话、廉泉赋诗的雅事,便建夜话亭以纪念。斗转星移,夜话亭几经兵燹,荡然无存。明代宏治年间(1488—1505年)知府赵履祥建“廉泉亭”,隆庆二年(1568年)知府黄又为重修。明代崇祯年,赣县知县陈履忠和邑绅卢子占在视察书院、寺藏经楼时发现廉泉旁的夜话亭废址,于是他们清洗廉泉,在廉泉处重建廉泉亭以保护廉泉。


康熙六十年(1721年),巡道王世绳拆除了破旧的廉泉亭,在廉泉之北建廉泉坊,书苏东坡诗于坊楣。乾隆初,知府汪宏禧题廉泉坊“章贡第一泉”,又与同知叶瑄文、赣县知县张照乘、雩都知县傅诚在廉泉之南重建夜话亭,乾隆九年(1744年)濂溪书院山长吴湘皋与学生黄应元从通天岩阳公祠摹绘阳孝本之像,将苏、阳二人之像及苏东坡廉泉诗并题跋皆刻于石,题额“苏阳二公夜话图”。33年以后的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知府窦忻感到夜话亭太小,于是拆廉泉坊,改建夜话亭,将亭基培宽扩大、亭身增高。以周濂溪为师表,以黄庭坚赞周敦颐《濂溪诗序》中“风之光可挹,月之霁可亲,风动莲而月印泉”的意境,取句中“光风霁月”意为亭名,书于亭额。亭内仍悬旧匾“章贡第一泉”。


道光十三年(1833年),在重修濂溪书院时,意外地获得了早已丢失的《苏阳二公夜话图》半截残碑。首事李资达、偕友李常福购石依原样重新摹刻《苏阳二公夜话图》,碑高220厘米,宽73厘米,篆书题额,楷书正文,碑上部为文字,下部阴刻线图。


640 (1).jpg


张嗣介.jpg

作者简介

张嗣介,男, 1949年6月生,赣州人,大专学历,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职称,原赣州市博物馆副馆长。1976年开始从事文博专业工作,曾先后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就读。一直从事于地方文物、博物、古代建筑、文物保护、客家艺术史、赣州地方史等方面的工作和研究,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国际、国内相关专业课题的研究,曾发表文博专业文章110余篇,其中学术论文60余篇。曾出版专著《赣南客家艺术》、《赣州客家胜迹精粹》、《赣县胜迹》等。

四十多年来,参加或主持了赣南自“文革”以来的大多数考古发掘工作及对博物馆文物藏品的整理和研究;鉴定、征集了大批文物,对赣南考古与文物、古代建筑、赣州历史文化名城地方历史、赣南古文化遗迹、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有着长期的工作实践,发表了许多相关的调查报告、论文和专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