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赣南民居系列丨普通民居

2023-01-05 16:53:24    作者:万幼楠  浏览次数:2075

赣南民居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和幅员辽阔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的经验,人们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栖息环境,以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结合当地自然、气候和人文、社会,因地制宜,用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各地宜人的居住环境,赣南民居便是形成我国众多民居类型的其中之一。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中的普通民居。

普 通 民 居

普通民居,主要指占地在700平方米以下的民居。它包括四扇三间、六扇五间、一进两厅式和一进两厅两横式。此外,在城镇、山区由于受地形或经济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前店后寝式和板壁式的普通民居。前者也可称作“前店后库”,即临街设店面,店后住家并兼作货物仓库,此类民居大多为砖木结构或板壁木结构。如赣州市原建国路、阳明路、中山路等很多门前做成鱼鳞片板墙、骑楼式廊道;后者为纯木结构民居,多在山区,有的依山而建做成吊脚楼形式。典型如石城岩岭村的木头房民居,还有全木结构的宗祠,露于室外的木板房粮仓等。

四扇三间

四扇三间,又称“四扇三植”、“三间过”。即一明两暗的三间房,明间为厅,次间为室,厨房、厕所、家畜栏舍等一般依傍搭建披屋或另建简舍。这种房屋是赣南地区乃至大部分客家地区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民居,它的历史至少可溯源到汉代,《汉书·晁错传》:“家有一堂两内,张晏注:二内,二房也”,反映出赣南民居的文化传承关系。

640.jpg

于都里仁“四扇三间”土坯房


“四扇三间”同时也可做成“六扇五间”,即两边各增加一间房,因此又叫“五间过”,同为赣南客家民居中最基本的民居形式。这两种简单的民居形式,是形成后文将说到的“九井十八厅”、“百间大屋”,乃至像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拢围这样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筑中最基本的组合单元。换句话说,客家民居中再大的房屋,都是从“四扇三间”和“六扇五间”这两种基本样式演化而来的。

640 (1).jpg

兴国官田“六扇五间”土坯房

两厅两横

两厅两横,是在“四扇三间”或“六扇五间”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栋类似的正屋,形成前后两栋形式,之间隔一横向天井,并通过腋廊(或称廊庑、花厅)将前后两栋组合在一起。民间称此为“上三下三”或“上五下五”式样。两排房因是平行而建,因此,明间便成了上厅和下厅,上下厅也合称“正厅”。下厅次间为厢房,上厅次间为正房。按习俗,房屋规格:上厅宽度为1.08丈(需加宽时便加9寸的倍数),长度为1.45丈、1.8丈或2.4丈。下厅宽度须比上厅宽度少9寸。次间宽度多为9尺或1.08丈。此外,上排房一般要比下排房高出5寸左右。这样便构成了一幢封闭式的由两个单元组合成的“正屋”,通称“一进两厅式”。

在此基础上,房屋需要扩大或本来规模就大的,便在正屋两侧扩建“横屋”,横屋的进深与正屋等齐或前部凸出两间,平面成倒“凹”字形。正屋与横屋间留一走衢,称“巷”或“私厅”、“塞口”,走衢前后对开小门,巷中相应留竖向天井,以采光、排水。横屋各房间门均朝巷道开。正屋从腋廊处开门通往巷,这样便以正屋的正厅为中轴线,加上两侧的巷和横屋,构成了一幢通称为“两厅两横”或“一进两厅两横”式房屋。

640 (2).jpg

两堂两横式民居立体演变图

640 (3).jpg

瑞金叶坪向“两堂两横”式演化中刘氏民居

典型案例介绍

兴国县兴莲乡官田村陈有斌宅。建于1920年,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两层,悬山顶,通高6.4米。总平面形状呈“凹”字形,通面阔28.28米,通进深22.81平方米,建筑占地645平方米,为“两厅两横”式布局。正屋由前厅、后厅、天井及左右厢房组成。两侧各为一排对称的横屋,面朝堂屋,相对分布,面阔六间。左右横屋的第一间与第二间之间有一过道,横屋与正屋之间分设前后两过厅和天井。墙体皆承重,有青砖墙、土坯墙、卵石墙三种,其中外墙面为清水墙。地面做法前廊为青砖墁地,其余为三合土地面,天井及台明正面阶沿为花岗岩条石墁砌,东、南、北面阶沿以及前院地面为卵石装砌。室内木作皆作红黑相间桐油漆,上架以棕红色为地,黑漆括边装饰,下架以黑色为地,红漆括边装饰。整座民居依山而建,前有门坪,后有风水林。



640 (4).jpg

兴国官田”一进两厅两横”式民居

瑞金云石乡田心村梁氏侣玉公祠。属梁姓居祀祠性质的民居,即建筑当心间上下厅堂为公共祖堂,两边房屋为梁姓裔孙居住。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坐东北朝西南,土木结构,悬山顶,平面为“一进两厅两横”式,呈“凹”字形布局,通面阔七间34.63米,通进深25.87米,建筑占地764.18平方米,块石墙基、低层三合土墙、二层土坯砖墙,墙体皆承重,梁架搁栅墙上。厅堂三合土墁地,余为素土地面。使用攒边式板门和直棂窗,装饰很简单,也不见使用油漆。整个民居依山坡而建,门前为三合土晒坪,坪前是一口半月形水塘,屋后缓坡为后龙山和风水林。

640 (5).jpg

瑞金云石山梁氏“一进两厅两横”民居

640 (6).jpg

作者简介

万幼楠,男,1959年生,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赣州市博物馆特聘研究馆员、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国家文物局专家库古建筑专家、省文化厅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江西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出版专著有《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赣南围屋研究》、《桥・牌坊》、《塔》(另有英文版)、《斗拱》、《赣南围屋》(另有英文版)、《牌坊》(另有台湾版)、《赣南传统建筑与文化》等;参与撰稿的专著有《赣文化通志》、《中国民居建筑》、《客家民居的世界》(日文版)、《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等;发表论文有《赣南“赣巨人”、“木客”识考》、《关于客家与客家围楼民居研究的思考》、《赣州,宋代城建博物馆》、《强势族群与客家意识》、《赣南风水塔与风水信仰》、《赣南客家祠堂调查》、《王明阳与围堡民居的兴起》等60余篇。

另在文物考古和地方史研究、传统建筑和客家文化研究方面学有所长,是赣南客家研究(联谊)会的主要创会成员之一;在城镇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和仿古建筑设计等技术方面,也颇有心得。主持设计作品有:赣州灶儿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春门城楼、翠浪塔、龙南关西新围保护、临川文塔、赣县文昌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