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赣州市博物馆原馆长 韩振飞
一、 赣南的地理概况
赣州地区位于赣江上游,江西省南部,故称赣南。赣南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辖有1市17县。其地域东接福建省的三明市和龙岩地区,南靠广东省的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邻湖南省的郴州地区,北连江西本省的吉安地区和抚州地区。
赣南的地形如同盆地,地势周高中低, 周边有千米以上的山峰,山脉连绵起伏,形成天然屏障。中部地区虽以丘陵地貌为主,但也不乏五百米以上的山地和少数千米以上的山峰。
赣南的河流除定南寻乌两县的绝大部分和安远县的一部分属珠江水系的东江流域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的赣江流域。赣江是由发源于赣南的章贡两水在赣州城下汇合而成,然后流经吉安、南昌、注入鄱阳湖。赣南的河道密集,并且是赣南古代的交通干线。
赣南现有700多万人口,除赣州市和信丰县两地城区的居民讲西南官话以外,其余都是讲客家话的客家人。
二、客家的形成与赣南的客家
客家,是汉民族共同体的一个分支,其先民祖籍中原,自东晋至两宋之交,由于战乱等种种原因,陆续迁入赣闽粤三省交界的大山之中,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情态下,经数百年的发展演化,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稳定民系,即客家民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赣南曾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客家先民在历史的迁徒过程中, 首先是于东晋时期,由中原到达鄂豫南部及皖赣长江两岸,同时,有极少部分到达了赣江上下游地区。第二次大迁徒是则是由于唐末黄巢之乱,有相当一部分南迁中原人的后裔,由赣江水道进入赣南以及闽西、粤北部分地区和粤东的边缘地区。由于五代时期这一地区政治上相对安定,加上自然环境的封闭,再经过北宋百余年南迁居民的自我调整与重新整合,至南宋初年,一支保留有较多古代中原汉民族风俗习惯,语言特色及文化传统,但又适应南方山区生存的客家民系,便在上述地区基本形成了。
此后,在宋室南渡和蒙古人入主的影响下,客家人继续向闽西、粤北和粤东的腹地移民,终于在明代,使客家民系的各方面得到了完善,明清时期,梅州成了客家文化的中心。
明代中叶以后,由于闽粤客家人居住区内人口的不断增多,又开始了以上述两地区为中心的向外移民,这一移民过程,一直持续到近代,遂使客家人遍布于南方诸省。此间,又有相当数量的闽粤籍客家人,回迁到了赣南各地,从而形成了赣南客家人的组成与闽粤地区有所不同,这就是既有从宋代以来就定居在赣南的所谓老客家,又有明清时期从闽粤回迁的新客家,这就使得赣南的客家文化变得更加纷繁多彩,同时也为研究客家文化当然包括建筑文化在内,提供了地利之便。
三、赣南客家围屋的定义
在对赣南的客家围屋进行探讨之前,有必要弄清楚究竟什么建筑才是围屋,以免产生歧义,因为赣南各地对围屋有一些不同的称谓,如四角楼、土围子、围子、炮楼、炮台等,但以围屋一名最为普遍。另外,赣南还有一些地方把一些并不是围屋或类似于围屋的建筑称之为围屋或围子。
笔者根据多年来在赣南所做的调査,认为赣南的客家围屋具有以下特点,同时也认为,只有具备这些特点的建筑,才是真正的围屋。
1、占地面积大,一般不少于500平方米,大者可达10000平方米左右。平面布局以方形或矩形占绝对多数,仅有少部分围屋的平面为半圆形或多边形,还有极个别为圆形,在围屋的转角处,建有略向外突出的角楼。
2、外立面是高大厚实的墙,厚度一般在 0.5米以上,最厚可达1.5米。立面不少于两层,高度在5米以上,最高者可多达6层,高17米以上。绝大多数的角楼较外墙高出一层,外墙通常不开窗户,只留下对外了望和进行射击的孔眼。围屋对外仅有一至两条门(各围屋外墙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尽相同,有的是三合土,有的是夯土,还有的是青砖、土砖、条石、石块等)。
3、整座建筑物利用外墙进行封闭,外立面墙除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外,同时还是内部住房的隔断墙,上部覆盖青瓦,从而形成一座空间体量硕大的天井式民居。
4、在建筑的中轴线上,必定建有一栋(或一间)祠堂,一般情况下,祠堂位于建筑物正中,作为祭祀祖先或进行公共聚会的场所。
5、一座围屋内部的居民,必定是一个父系大家庭的直系血缘后代,换言之,同一围屋内的居民,必然是同姓、同宗,甚至同一开基祖的直系血缘后代,他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血缘关系。
6、每座围屋都有名称,如东升围、振兴围、燕翼围等。
7、围屋具有防御性极强,具备祭祖场所,并能容纳大量人口起居这三大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的定义如下:
赣南的客家围屋,是一种空间体量硕大,防御功能极强,对外实行封闭,并为一个父系大家庭的成员提供家、堡、祠三种使用功能的天井式民居,它是赣南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建筑。
现在,我们来剖析一例典型的赣南客家建筑。
沙坝围(图一、图二)
图一 龙南县里仁乡沙坝围
位于龙南县里仁乡新理村,平面为接近于方形的矩形,边长30.4米X28. 8米,中央是一祠堂,外墙不开窗,仅留有枪眼,开有一门,门向南偏东10°,外墙用三合土板筑而成,高三层约6米,角楼高四层约8米,内部住房利用外墙作为隔断墙,形成一座封闭的天井式建筑。其家、堡、祠三种功能十分明显。为了在封闭后不致断水,像赣南绝大多数围屋一样,内部挖有水井。此围屋内的居民均姓李,血缘关系尚在五服以内,开基祖是从距此5公里的栗园围迁来。
四、赣南客家围屋探源
赣南的客家围屋,是一种古老的民居建筑,与其相类似的建筑还有闽西的客家土楼和粤东的客家围龙屋。关于这些特殊的客家建筑究竟起源于何时,是在本地土生土长,还是继承了历史上的建筑传统,目前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应为土生土长。但是,笔者在1989年撰文介绍赣南的客家围屋时,曾提出过,围屋应是东汉坞堡的承继这一观点。时至今日,笔者仍然以为,就赣南的客家围屋而言,如果追本溯源的话,确实是直接传承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亦称坞壁),现就这一观点,做一阐述与探讨。
坞堡这一建筑形式,起源于西汉时期的西北边陲,边地筑坞的办法传入中原,大约是在王莽末年的事,当时的豪家大族乘动乱之机,他们修坞筑堡,以至跨州连郡。终东汉二百年间,由于豪强势力遍布,从而中原地区无处不有豪强势力的坞堡就连南方个别 地方如广州也是如此。
从对出土的坞堡模型和其它资料所进行的研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坞堡殆由城的建筑形式演化而来,其建筑形式的共同特点就是四隅建有角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坞堡就是一种小型的城,只不过坞堡由于功 能上的要求不同,已比较庭院化了。这种在庭院四隅建角楼的建筑形式,在中原和南方的部分地区,一直沿用到唐宋时期。
据梁思成先生研究,北魏至唐代的建筑,在庭院围墙的四角都建有角楼。梁先生指出,一般庭院四角建楼的布置,至少在形式上还保存着古代防御性的遗风,但这种四角建楼的布置,在宋元以后已甚少,仅曲阜孔庙和沈阳北陵尚保存此形式。
应该说,梁先生对四隅建角楼这一建筑 形式的论述是非常精辟的,但还应指岀的是,由于梁先生当时活动范围的局限,他所做出的论断,是不够全面的,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是,四隅建角楼的庭院,在非客家地区, 于宋元以后已的确所见甚少。但在客家地区,由于社会因素所影响,加上客家人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继承,所以,在宋元以后甚至直到近现代,他们一直在营构着四隅带有角楼的庭院,这就是赣南的客家围屋。
为了弄清楚赣南的客家围屋与东汉六朝坞堡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坞堡的实例。
(1) 广东省广州市出土的东汉坞堡模型,可作为这一时期坞堡的代表性实例(图三)。
图三 广州出土的东汉坞堡模型
(2) 湖北省黄陂县漫口镇出土的吴末晋初的青瓷坞堡,其外观除带有门楼外,已与围屋无异(图四)。
图四 湖北省黄陂县出土的吴末晋初青瓷坞堡
(3) 江西省吉水县发现的晋代地下坞堡。
1991年8月,在江西省吉水县县城附近,发现了一座晋代的大型土墩砖室墓。此墓结构独特,平面除建有甬道、前室、中厅、寝宫左右耳室外,还釆用了等边的回廓将其贯通。更主要的是,此墓的东南、东北两角和寝宫,中厅均采用四隅券,形式的穹窿顶。专家们认为,此墓的结构形式,是当时大地主带有四角碉楼庄园式坞堡的其实写照(图五)。
图五 江西省吉水县晋代地下坞堡示意图
(4) 江西省大余县的隋唐坞堡遗址
在大余县长江村寨上自然村的章江边,现存有一处隋唐时期坞堡建筑的遗址,此遗址保存较为完好,地表部分的角楼和夯土墙残高约2-5米不等,其平面布局为长方形,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60米,角楼向外突岀约4米,此坞堡仅在南墙正中一门,朝向南偏东10°。笔者曾四次前往此地进行考察,在对夯土墙中的夹杂物采集标本时,未发现有宋代以来江西地区最常见的白釉和色釉瓷片,而夹杂物中大量的是魏晋时期的绳纹瓦残和极少量的南北朝时期的青瓷片。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此坞堡的构筑年代应不晚于宋代,而又不早于南北朝,故只能是唐时期的遗址。
(5)江西省于都县的宋代谭氏小城
谭氏小城位于于都、宁都两县交界的于都县葛坳乡澄江村。该村居民均姓谭,且方圆3-5华里内的居民都是由该村迁出的谭姓。现整个村落仍保存有不完整的围墙,边长约100米X150米,并开有东南西北四条城门;类似于小城,小城北门的门匾镌刻有 “皇宋淳祐三年眷友文天祥为澄江谭氏族立”和明天启五年,清雍正七年、道光三年,民国二年重修城门的铭文。
此小城的门匾是否为文天祥手书,笔者不敢贸然断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谭氏小城由来已久,并且历代都有维修。笔者曾在小城的祖公祠内找到了一块清代嘉庆年的石碑,上载有:“吾族隶抚元宜黄,迁于乐安,自乐迁于,迄传世逾二十,历年亦几百。”根据碑文推算,谭氏迁居此地是在南宋宝祐年间,与门匾所记年代相符,可证谭氏小城在宋代已经存在。
如今的谭氏小城,已是清末民国所重建,故角楼已不复存在,但以建筑史的角度来分析,宋代的小城是应该带有角楼的。一 座占地仅一万余平方米并带有角楼的小城,且又为一姓所居住,这不就是一座坞堡吗?
通过介绍上述坞堡实例,再将其与赣南的客家围屋进行比较和分析后,就不难看出,围屋与坞堡之间,确实有许多内在的联系并有着十分明显的传承关系。
1、形制结构上一脉相承
(1) 平面均为方形或矩形
(2) 外立面为高大坚固的墙,四隅建有角楼,仅开有一至二条门。
(3) 无论是东汉还是六朝的坞堡,其外墙的项部均覆盖有瓦,这已是围屋利用外墙作为内部居室隔断墙的先声。
2、在中轴线上,汉代的坞堡内已有“厅堂”,但其功能不详。而吉水县的地下坞堡内,中轴线上恰好是寝宫,亦即祖先灵魂安息的地方。“厅堂”的建筑形式与寝宫的建筑功能相结合,便是安放祖先灵位并从事祭祀祖先活动的祠堂。今日围屋内部中轴线上,必定要建筑的祠堂或厅堂,正是源出于此。
3、东汉六朝时期的坞堡内部,即有手工业作坊,又同时进行家畜家禽的饲养,这充分反映了其封闭性的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今日赣南的客家围屋内,仍饲养着家畜家禽,同时也还进行手工业的加工,在这一点上,两者并无二致。
4、1990年12月12日的《中国文物报》载,六十年代曾在湖北鄂城的古墓中岀土了一件青瓷坞堡,上铭刻有“孙将军门楼也”六个字。据此,有关人士考证,这是三国吴氏后裔孙述的坟墓,自然,这座坞堡也就是孙述生前住宅的缩影了。其实,这座有房的坞堡,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说明了,这是一座封建的父系大家庭家堡合一的住宅。在这个问题上,赣南的客家围屋与之有着同样的性质。
5、前面已经介绍过客家的迁移路线、时间及客家民系形成的诸问题。笔者的观点是,正是客家移民的迁徒和客家民系的形成,才将坞堡这一建筑形式带入了赣南,以至传入整个客家地区并保存了下来。而我们所列举的一组坞堡实例,其出土地点及时代顺序,与客家移民的路线基本上相吻合(广州是移民的特例,秦汉时曾有大量的中原移民迁徒于此,但以后这里的居民演化成了广府民系与客家民系无甚大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