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

张嗣介:赣州文庙故实

2023-09-18 09:59:28    作者:超级管理员  浏览次数:5738

2023年6月1日,久违多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赣州文庙历经曲折,终于维修竣工对外开放。其实,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殊不知为了这一天的开放,为了抢救这座外表华丽,内部却遭大范围蚁害,差一步即轰然倒塌的文庙,无论是投入巨资的上级文物部门,还是赣州市政府、职能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对此无不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内中的艰辛困苦,呕心焦虑只有业内中人才有深刻的体会。



若说赣州文庙,得先提它的出身,确切地称呼它实为“赣县学宫”,因为它是清代赣县的官办县学,文庙设于其内,双位一体。赣州城地原称为“赣州镇”,他是赣县下辖的大镇,同是赣县和赣州府的治地,赣县县学与赣州府学也同设于赣州城。因此,古代在维修赣州城墙时,往往是赣县和赣州府两级机构共同出资。1949年8月14日赣州解放。翌日,赣州镇从赣县划出,成立赣州市人民政府,由赣州专署直接管辖,9月1日正式划定赣州市市界。


1978年5月,恢复独立原赣州市博物馆后,于20世纪80年代市文化部门向市政府申请,将时为厚德路小学校址的文庙,公布为赣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因赣州城内的府学文庙早已无存,按申报规范即将幸存的赣县文庙即以“赣州文庙”名称申报,至此“赣州文庙”名称延续至今。


“文庙”,对年青人是个相对陌生,意义也相对含糊的建筑,但老一代人对此却耳熟能详。那是因为宋代以来,文庙往往和官学连在一起,早先的学生要祭祀孔子,要烧香行跪拜礼。自然,人们从小对孔子就有着深刻印象。


庙学一体的文庙建筑,因其功能和结构的一致性、环境和心理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后来办学者使用的优先,对此至今还可见痕迹,如章贡区厚德路小学校原校址等。


赣州文庙背后文化和故事离不开文庙的历史源流,中国古代文化有“儒”“释”“道”三大体系,其中以“儒”家影响力最大,深入人心成为主流。然而,儒释道这三家文化互有渗透,以儒家文化渗透力最强最深,释、道远不及儒家,这一特点充分显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强大融合力。


古代教育,主要分官学和社学、私塾两大体系。社学,虽受官方的领导和影响,但经济上和私塾同样是民间出资,他们乃是属于民间性质的普及教育;官学,主要是对普及教育上升,培养的精英教育。政府对地方官办学校,会提供一些有限名额的师资宿舍和伙食费用,这些费用的来源,除地方政府提供一部分外,更多是通过县学的田产收入来开支。朝廷一般不对中低级庙学一体的孔庙和学舍拨给建设专款。修建文庙(孔庙),主要是靠官府倡导,地方民间捐资完成。以致宋代以来,凡多新上任,重视教化的父母官,发现本区学校毁废,往往会自己带头捐献俸禄,倡议地方富商民众捐资、捐材、出义工修建文庙。赣州文庙,即是这样一座庙学合一性质的学校。


微信图片_20230918100010.png

图一:赣州文庙  张嗣介摄


一、孔子与孔庙祭奠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文化活跃,诸子百家学术盛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学术充分自由的高峰时期。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将诸子百家中的孔子推上了神祖台。


其实,孔子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得不到重视的,但孔子大志情怀,用一生心血来研究推行自己的学术,艰难困苦而不弃,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才有了周游列国宣扬儒学的经历。直到孔子去世时,也只有孔子的家乡国,重视伦理的鲁哀公写了几句悼辞。翌年,将孔子生前居住的三间屋改为孔子的祀庙,设立孔子、孔母及孔妻的神位,收藏了孔子生前衣、琴、车马等遗物,这就是最早的孔庙,庙虽简陋却实属不易。孔子去世时一介布衣,没有官位,按规定,平民不能立庙,鲁哀公的这番操作算是为他破例立庙,还敬封孔子为“尼父”。


秦汉时期战争频繁,国家崇尚武力以求扩张或维护生存。秦代焚书坑儒,摧毁儒学,汉高祖刘邦起初也不看好儒家。不过,当他取得政权后发现,虽创江山不易,但守江山更难,忧心忡忡之际陡然体会到孔子学术治国理念的价值,在他死的那年,刘邦回家乡江苏沛县探亲后,在回长安时特地去孔子老家山东曲阜孔庙,隆重祭祀孔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亲祭孔子的君主。此后,孔子儒学地位大幅提高,后来便有了刘邦第四代孙汉武帝刘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家”的建议。儒学,获得独尊地位成为国学登上学术的巅峰,曲阜孔庙也成为官员学士前往瞻仰的神圣之地。


二、孔子的封谥


儒学地位确立后,历代王朝不断给予孔子众多的尊称、谥号和封号,其中的一些封谥高低变化,尊崇上下起落,这种有趣的变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大融合中,各民族对中国主体文化儒学的认知和对汉文化吸收融合的过程。由于历代对孔子的封谥太多,本文不一一列举,仅取节点列出:


孔子的第一个谥号,是西汉平帝刘衎追谥的“褒成宣尼公”,谥号中“褒成”是地名,是西周一古国,位置在今天的陕西勉县东褒城镇;“宣尼”是谥号;“公”为爵位,其后裔可以承袭享受待遇。在对孔子追谥的同时,同封孔子后裔孔均为褒成侯,食邑二千户。这次对孔子的追谥封爵,开了非皇亲血缘关系追谥为爵“公”的先河,突破了从前的祖制,特例将孔子的地位上升到受封最高等级追谥的资格。当时的平帝年幼,这种突破有赖于辅政大臣王莽尊崇孔子的结果。


周代爵位分为五级:公、侯、伯、子、男。秦代,为了鼓励军士英勇作战,则将爵位划分成二十个等级,并规定有突出战功的军士同样也可得到封爵。这一爵位制度的改革,大大地鼓舞了秦军官兵的士气,使得秦军战斗力大幅度提高。


汉代爵位制度,初始基本沿袭秦制,后又有变化。有意思的是,东汉和帝却将孔子原封号改成“褒成侯”,将爵位“公”降为了“侯”。“公”的待遇可以世袭,而“侯”则不一定,有的可以世袭,有的并不能世袭,仅为自己终生享受。当然,孔子是属于可以世袭的“侯”。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战乱时期的孝文帝崇尚佛教,对孔子尊崇减弱,废除去了孔子从前的爵位,改称尊号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孔子的字为“仲尼”“尼父”是对孔子的敬称。


隋文帝封孔子“先师尼父”,这是历三国两晋南北朝统一全国后,首而对孔子的封谥。紧随其后的唐代,因皇帝有鲜卑族的血统,太宗李世民为了笼络汉人,以老子李聃的“李”为己姓,以示尊崇汉文化,孔子地位进一步提高。唐代,皇帝对孔子的封谥最多,先后有:先圣、先师、宣父、隆道公、文宣王。其中大多是尊号美称,“宣”是谥号,“太师”是官位,“公”是爵位;孔子又回到了早期的公爵封号。唐代对孔子封号的增多,也许和唐代开创的科举制度有关。


进入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始,宋真宗先后封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孔子进入了顶级,真正“圣”的层级,所谓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的荣誉;更有甚的是与南宋初同期的西夏仁宗三年(1146年),颁布诏令,尊孔子为“文宣帝”,并令各州郡悉立庙祀。将孔子立为帝,与自己同等地位。虽然西夏仁宗只是中国一隅政权的皇帝,还不是大中国的皇帝,这也算是初始以来皇帝给予孔子的最高地位了。


元代,武宗皇帝对孔子又有了新的认知,他根据孟子著作中,对老师孔子学术“集大成”的评价,取其义,改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又是“圣”,又是“王”,而且是集大成,这大概是中国所有封号中评价和级别最高的谥号。其实“大成”二字本义是指古代奏乐的用语,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即九成,曲终称之为“大成”。孟子是借用大成之义,引申孔子儒学是结合了前人主张,集中形成最完整的学术体系。元武宗对孔子谥号中的至圣,再加入“大成”,称“大成至圣文宣王”达到了大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高地位。


明代,痴迷于道学的嘉靖皇帝似不太赞成对孔子集大成的评价,将孔子封谥去“大成”二字,改为“至圣先师”。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百年封建王朝皇帝,是对孔子封谥的清代顺治皇帝,他执政的第一年就对孔子封谥,复改谥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与元代比较,只是将“文宣王”,改为“文宣先师”,谥号中又回加了“大成”二字,不仅如此顺治皇帝还为孔庙题“大成”额匾。


但十四年后,同是顺治皇帝,再对孔子改谥,将“大成”二字去掉,又回到了明代嘉靖皇帝封谥孔子的“至圣先师”。顺治帝的这番变化不知为何?令人疑虑。


民国继承了对孔子封号的惯例,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将孔子封为“大成至圣先师”,这一封号成为定格在孔子牌位上的最终文字。“大成”之争,也终尘埃落定。


以上历代封号,其中宋代皇帝对孔子的封号,对孔氏家族来说是最具实际利益。宋仁宗下诏“诏有司定封宗愿衍圣公,令世袭焉。”此后“衍圣公”封号,成为孔子嫡系子孙后裔,世袭国家给予孔子家族的荣誉和待遇。使得孔府家族千年来,人文脉络的继承发展和家族文物得到了基本完整的保存。


历代王朝还设立了许多奠孔、尊孔制度。这点,在中国历史分治时的北方政权尤其突出。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君主,大凡新一朝君主上台,多会对孔子大加赞誉,对他封谥、或加以尊号庙号。这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更能感知到儒家学术理念治国的智慧,认识到要维持国家统一,首先要认同汉文化,尊重汉文化,推行儒家文化,从文化上实行大融合才能维护统一。这种认识使得他们一执政后,首先对孔子尊崇封谥。从另一个角度上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巨大融合力、兼容度和顽强的生命力。


三、庙学一体的学宫模式


三国曹魏时期,朝廷开始在大学内对孔子祭奠,这大概是在国家最高学府内正式将孔子列入祭奠的开端,奠定了孔庙与学府紧密联系的基础,不过这是指中央级学府。


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孝文帝,初都平城,便建立太学,在太学内祀孔子。对孔子改谥号为“文圣尼父”时,开始下诏立宣尼庙,即孔庙。北齐,则诏每年春秋二季仲(即农历二、八月)及每月朔日行孔子礼。当时的中国分裂为南、北两部,北魏、北齐为北方政权,他的政令仅限达于中国北方。


大中国诏令各地释奠孔子是在隋代。隋文帝不仅赠孔子为“先师尼父”荣誉称号外,还诏令全国各郡州县学,每年对孔庙实行春秋二仲的上丁日释奠,也就是在每年二、八月的初四日进行“丁祭”,此为丁祭之始。其实上,这是就前北齐政权诏令对祭奠孔子体制的完善和继续。


隋代仅历37年,朝廷政令在基层落地还需时间,真正达到在全国范围内广设文庙的还是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升孔子为“先圣”继隋代后,再诏令全国各州县均要设立孔庙。后唐玄宗又封孔子为文宣王,并在孔庙内塑孔子像,面南而坐。隋唐,由于朝廷诏令郡州县学对孔庙实行春秋二祭,所以为方便学子祭奠,唐代便有将官学纳入庙旁,形成庙学一体。这种孔庙与学宫建筑的结合,便成为后世办学建庙的模式,这种庙学一体模式,宋代时已十分普遍,并最终在各地形成了办学的定制。


四、赣州文庙的前世今生

据史籍记载:赣州孔庙最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它建在虔州城东南郊一带,与道教紫极观相邻,也就是今天赣州城厚德路章贡区教育学校一带位置,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北宋早期。


北宋景德年,真宗帝赵恒狂迷道学,做出了许多荒唐的行为,制造出了一起著名的“天书”事件。那是在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犯境,真宗亲率大军御驾亲征,宋军士气高涨大败辽军。然而畏惧辽军的真宗,却在大胜之下与辽议和,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这一软弱行为,使朝廷内外颇有微辞。在这种情况下,狂迷道术神灵的真宗,便策划导演了景德五年正月发生的一出“天书”事件,想通过“天意”来转移情绪。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一天门官来报,发现宫城左承天门南屋角上挂有一条两丈多长和黄帛,上有文字。真宗闻报后即对群臣说道,他去年曾有一梦,梦见神人对他说,在今年正月将天降“大中祥符天书”三篇,现想必是天书降临。赵恒说后立即率群臣至左承天门焚香祈祷取回天书。经辨认,“天书”有三篇,皆为赞颂真宗政绩形势大好的颂词。真宗大喜,全国举行盛大庆祝活动,并改年号景德五年,为“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而后又封禅泰山。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了顺应天书事件,真宗又诏改紫极观为大中祥符宫。在这种大背景下,虔州唐代老紫极观也扩大了规模,占用了观旁的孔庙地。由此,孔庙被拆,孔子像迁走。


孔庙为民间集资修建,拆毁后难以再集资修建,孔子像自然就废弃了。而朝廷规定对孔子的每年祭祀,也因无孔庙,便将就附于每年春秋二祭的,社稷祭祀之中共祭。这是地方文献对虔州孔庙最早的记载,记载中并未提到庙学,南宋杨万里在文中也说该孔庙“学则未闻也”。这时的孔庙,似乎是专祭孔子的庙宇。


在上述祥符三年毁孔庙40年后,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赣县新知县王希了解到了这种情况说:过去规定天下各郡县都要有孔庙祭祀,现只有赣县不祭祀,这难道是朝廷遵儒重道的意愿吗?王希的建孔庙倡议得到了虔城百姓的大力支持。于是百姓出钱、出力、出材料,在原孔庙旧址一带新建起了文庙,并建起了新的学舍,成为赣县孔庙官学合一的最早庙学,即是我们今天赣州文庙学宫的最早前身。


王希重建庙学,重振了赣县教育获得百姓赞誉,后人孙复立文记下了这番建庙过程以告后者,希望承传前人对庙学的支持和修葺。


此100年后,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秋,虔州军卒齐述犯上,杀统制吴进,与总领马晟据虔州城反叛朝廷,叛乱仅维持4个月就被镇压。可是虔州城军火漫延,靠近东南城墙的文庙县学为兵火所焚。也就是因为这场兵火,后被朝廷认为:“虔”字,虎头凶杀,即改虔州名为“赣州”。


北宋王希文庙被焚50年后,新上任的县宰黄文暠决心重修文庙,营建学宫。这次重建不仅改善了学舍条件,也圆了其兄黄文昌曾任赣州主薄时欲修文庙学宫的心愿。重修的文庙县学规模宏大,实施完善,从绍熙五年(1194年)春三月开始,至同年秋八月不到半年时间完工,百姓也为之振奋。


事后,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著文对新修文庙说到:“百尔文物,彪列一新。释菜之容,观者起敬。诵弦之声,闻者劝学”。文庙的二次重建,使赣州教化风气大振,文化氛围浓厚。不过,元初、元末文天祥赣州抗元和陈友谅屠掠赣城的两次战乱,使文庙县学再次毁于兵火。


从明代中期的成化四年(1168年)开始,赣县文庙县学校址受风水观的变化影响,使县学定址不得安宁,进入了文庙县学反复搬迁的动荡时期。它们一时从城东南校址迁建西北景德寺郁孤台一带;一会又回迁东南原址,来回数次折腾。为的是寻求吉瑞文峰之地而不惜动迁,这种现象直到清乾隆后才基本消停。


清乾隆元年(1736年)刚上任不久的赣县知县张照乘,应诸生之请迁文庙学宫于城东故址。至后,赣县文庙县学就再也没有大的动迁,乾隆期间又有过两次维修。


嘉庆十年(1805年),距乾隆元年重建文庙县学已有70年,建筑的许多部分已破败不堪,新任县令龙澍在百姓要求和支持下倡议重修。这次维修,也是在赣县白鹭村钟弥灿堂等人的大力支持下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重修工程浩大,对建筑糟腐构件更换;并将大成殿、东西两庑、大成坊和官宦、乡贤二祠的木檐柱,更换成了四方抺角的红石柱,加强了建筑坚固性和耐久性;又买回了原被占用的部分土地,增建学舍等,项目维修规模浩大费时6年,费金二万余,超过了乾隆年的搬迁建设,7年耗费六仟余金的纪录。这次维修,维持了四十多年,直至咸丰年间(1851—1861年)才有稍大的维修。


此后直至民国,对文庙只是进行了一些日常性的维修,主要建筑则保存到20世纪成为一座珍贵的清代文庙县学建筑遗址,2019年赣州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赣州文庙的建筑与文化

文庙最初是祭祀孔子和他先祖家人的家庙,西汉以后随着儒学成为国学,随着历代君主对孔子的推崇和对孔庙重视,又将祭奠范围扩大到孔子的弟子先贤、哲人、名臣、先儒,地方官宦、乡贤等纳入共祭。孔庙建筑也由简陋的三间屋,发展到庞大体量的多进,多栋建筑群。最终在明清时期完善、定式了祭奠孔子的仪程和学宫功能建筑群的布局构架,建筑规制基本定型。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不同的等级制度,以屋顶和瓦的颜色区分,其五脊庑殿顶为最高等级,一般只有皇家建筑可用;次为九脊歇山顶;再是悬山顶、硬山顶等不同的屋顶级别;同等形式的重檐建筑又要高于单檐建筑;黄色琉璃瓦为皇家专用。


在这种等级分明的建筑规制中,文庙建筑被允许使用歇山重檐,这是仅次于皇家的第二等级建筑形式。到清乾隆时期,又确定了文庙可以使用黄色琉璃瓦。由孔及屋,这是朝廷对文庙建筑的特例。赣州文庙尤为突出的是黄色瓷瓦中间又铺绿色方菱,脊梁上套以青花瓷脊,成为众多文庙中的一大特色。

微信图片_20230918100020.png

图二:赣州文庙大成殿 张嗣介摄


明清文庙学宫建筑群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祭祀孔子及其弟子的庙堂、庑殿等相关建筑;另一部分是学生听课,住宿的学习生活场所。大多文庙建筑群,一般有两条平行的纵向中轴线,两组平行的建筑群。这两组中轴线建筑,是庙学合一,两组不同功能性质的建筑。这种功能结构往往是左庙右学,或是左学右庙,当然也有前后结构的形式。


文庙建筑群规模大小不一,视庙等级和地方经济状况而定。最高等级和规模的孔庙是山东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专庙,它有三大布局,九进院落,主中轴线上有十多组建筑;中轴线两侧还有两条副中轴线。副中轴线上的建筑也很多,整个文庙建筑群的规模极为宏大。


微信图片_20230918100024.png

图三:清同治十一年赣县学宫平面示意图  张嗣介提供


赣州文庙(即赣县学宫)的建筑结构和布局,基本是清乾隆元年赣县知县张照乘从城北万寿宫搬迁回城东南旧址的赣县学宫原型,之后在乾隆二十五年、四十二年时学宫又有重修,特别是在四十二年重修中将建筑移改为东南向,将中轴线面对赣州望山,即崆峒山,以求吉瑞,这是一次建筑移位重大变化。然而最大的重修,是嘉庆九年(1804年)龙澍的倡修。这次倡修扩大了学宫范围,买回了右侧一些被侵占的地方,中轴线西侧新增节孝祠等附属建筑,它布局上虽有些变化,但整体上还是保持了乾隆文庙的主体布局,建筑基本结构。


咸丰十年(1860年),为了重振文峰,赣州文庙也与郁孤台一样得到重修。从地方文献记载张照乘《迁建赣学宫记》、龙澍《重修学宫记》与清同治十一年保存的赣县学宫图(见图一:清同治十一年的赣县学宫平面示意图)看,咸丰年维修后文庙基本上还是嘉庆九年的学宫,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就基本上保持了乾隆学宫的整体风貌,主体建筑布局和建筑结构。赣州文庙现存建筑群的3条平行中轴线,它是原学宫建筑群分区的不同中轴线,这些中轴线上的有些建筑已经损毁。


正中中轴线,是学宫中文庙祭祀建筑群的中轴线。进入文庙,原是从照墙,即正面外围墙两侧的东“义路”、西“礼门”二大门进入。


“义路”和”礼门”,其语出于《孟子•万章下》。意思是,“义”好比是大路;“礼”好比是大门,这门是为君子设的,只有君子才能从两扇门这里出入。做人必须遵循礼义,这是孔门家风的体现。


现赣州文庙外宫墙的义路、礼门两门及宫墙早已毁失无存。现进入文庙,首先看见是棂星门,这是座约2014年的新修建筑。


穿过牌坊,往前是座古老的半月形池(泮池),池上有桥。泮池,民国早年为办新学拓宽广场而被填埋,2004年维修文庙时被发现。该池应是乾隆元年知县张照乘在《迁建赣学宫记》中,说到在宫墙外开凿天沼,池上建桥,桥呼“跃龙桥”,天沼当为跃龙池。取其名大概是喻学子跳龙门的愿望。“跃龙桥”,为建桥者张照乘取名。现桥被发现后即立新碑,却署名“状元桥”。古制中“状元”二字,应用严谨,不会随意使用,现桥命其名却无依据。


开凿在前宫墙外的半月形池,也是赣南客家传统的风水池造型,张照乘凿天沼。“沼”是古老称呼,本意水池。古有一说:圆曰池,曲曰沼。


乾隆赣州文庙,就现在的棂星门和月形池(天沼),都凿建于文庙照墙(前宫墙)外,而同治年赣县学宫图中的泮池却标于院内,对此何以解释。从嘉庆年对文庙维修的龙澍文记中,有“墙之外又凿池,为‘跃龙池’”。可见,乾隆四十二年维修文庙时,调整中轴线方向,原跃龙池方位不对,自然已无风水可言,大概就地填埋而不复存在。


嘉庆年维修文庙时,资金充足恢复乾隆文庙原状,凿跃龙池于墙外。但龙澍文中却没有提及跃龙桥,似乎当时只恢复了池,而无桥。如此,同治文庙图中自然也就不见跃龙桥。


咸丰年维修文庙时,可能将原文庙前照墙往前推,扩大了地界,将月形跃龙池纳入前外围墙内,似因无桥,而名“泮池”。


同治年以后,再次维修文庙时,恢复乾隆天沼跃龙池貌,建跃龙桥。民国年拓宽文庙广场,拆桥填池。以上是笔者根据线索推测的跃龙池、跃龙桥兴衰路线图。2004年发现老池,再度恢复跃龙池和复建跃龙桥,成为了今天的状态。考今桥墩,非乾隆老桥,为清后期维修者所建。


过跃龙桥拾级而上,不远就是文庙围墙,这原是图中文庙的内墙。墙中部设玲珑窗,左右两边开门坊。左门坊,原额书“道冠古今”;右门坊额原有“德配天地”,现两坊额书不见,不知何时抺去。“道冠古今”是对孔子的赞词,意为他的主张(儒学)是从古到今最优秀的学术。其对应的是“德配天地”意为孔子的德行与天地同齐,这些赞语一般多刻于牌坊的枋额。


入门坊内,现存建筑有:左右官厅,大成门,大成门两旁有名宦、乡贤二祠,再有大成殿、东西两庑、崇圣祠。大成门和大成殿建筑皆为歇山重檐式,铺黄瓦,它是文庙中级别最高的建筑。正中中轴线最后一栋建筑,是等级稍低的崇圣祠。
      微信图片_20230918100028.png
图四:赣州文庙大成门 张嗣介摄

对照清同治本《赣县志》赣县学宫图,宫墙内还有泮池、大成枋和戟门建筑。泮池有三座,其一为内墙外,即跃龙池;二为墙内戟门前。墙内二泮池间有阶而上。据载,文庙泮池之水还是引廉泉活水而至,以寓其义。


泮池一名,是受鲁国泮水的影响。《礼记•王制》记载,西周时,小学办在王宫的左边,即南边;大学叫“辟雍”,办在城郊,周以环水。诸侯的大学,则称“泮宫”,泮水也叫泮宫之水,也只能是环绕的半边水,不能僭越绕以环水。


泮水,寓意教化即像水一样流行,生生不息。后来,泮池逐步演化为文庙水池的专用语,特定水池的文化寓意,它是地方学宫的标志物。孔子乐水,以水喻德,鼓励学子好好学习,鱼跃龙门。


宋代文庙泮池,一般是长方形的水池,明代定制为半圆形泮池。清咸丰赣州文庙,泮池前还立有戟门。早时,宫门有立戟,唐代三品以上官员,亦会私门立戟以示显贵之家。文庙立戟的现象,早见于宋代,时太祖赵匡胤刚取得政权,即诏祭孔子,并立十六戟于庙门。当时官衙前立戟,“戟”的多少,是地位的一种标志。


赣州文庙的戟门、泮池与大成坊建筑,仅见于同治十一年《赣县学宫图》,现已无存,也不知何时毁失,我想至少是在厚德路小学入主之时恐已无存。


大成门,是与大成殿相望的歇山重檐式建筑,建筑两侧是名宦、乡贤二祠,是祭奠有政声的地方官和著名乡贤的祠堂。


大成门和大成殿之间设两庑廊建筑,形成一个高于地面,如同四合院般的闭合空间。两庑的前端踏阶而上是大成殿,大成殿位置最高,坐北面南可俯视大成门和两庑。大成殿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抬梁式,用材粗大,露明造,上部隔架雕刻花卉枝叶。大殿周以副阶,阶上立四方抺角石檐柱,柱头层层翼栱,建筑技术高超,造型艺术精美。殿前有坛,坛上栽两株罗汉松,这是祭奠孔子的祭台,也是祭奠仪式的地方,坛下方是舞生表演的地方。


东西两庑,是双坡面,单檐抬梁式构架建筑,两庑山墙作猫儿拱山墙,垂面檐头下许多地方都装饰有非常精美的灰塑。

微信图片_20230918100031.png

图五:庑廊山墙的精美灰塑 张嗣介摄

庑廊檐柱为石础石柱,两庑各有两隔墙,将庑廊划分成三组空间,每组各有数间屋。靠大成殿端数间屋,是置放铜钟、皮鼓、祭器的房间和庙户值班房。其他正房是供奉孔子弟子七十二先贤、先儒木主牌位的地方。大成殿与东、西两庑三处建筑构架,正好是72根柱子,72位数有意为之,有代表孔子弟子72贤人的寓意。


两庑下端分别与名宦祠、乡贤祠相接。祠内空间宽大,分别祭奠地方名宦和乡贤。名宦祠和乡贤祠前侧是官厅,这是庙户值守的地方,自然也是招待客人,稍事停息之地。文庙正中轴线大成殿后的末端建筑是崇圣祠。


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世先祖的地方,规格较大成殿低。为三连栋,两坡面建筑,间以码头墙,前为通廊。每栋形制基本相同,建筑均面阔三间,进深亦三间,房前墙为全隔扇,码头墙垂面亦装饰着精致灰塑。


赣州文庙左中轴线上分布的是庙学宫建筑。前后依次分布的是,门头,明伦堂、正斋、文昌宫、魁星阁、尊经阁。门头,是从外部进入学府的大门;明伦堂是学子上课讲学的地方;正斋是学子宿舍,或食堂,或祭祀静心的地方。左中轴线最后的建筑是文昌宫、尊经阁。文昌阁内有文昌星,文昌星主文运,是掌功名之星,为学子祭拜之地。尊经阁,是县学书馆藏书之处。


门头,明伦堂、正斋等建筑现已无存。尊经阁在进入民国后,曾一度他用,后曾为厚德路幼儿园使用,其间部分地方损坏严重,但主体结构尚为原状,目前建筑正在维修。


赣州文庙右中轴线上的建筑,主要是些附属建筑,有门頭、节孝祠、孝子祠,副斋。这些地方有部分很可能是嘉庆年间大修文庙学宫时买回土地上增建的建筑。这条中轴线上的文庙建筑,现仅剩节孝祠,其他无存。


从上可见,整个学宫建筑中以文庙祭祀部分建筑保存最好,也相对完整;左中轴线上原县学建筑,损毁严重,只留下了尊经阁和魁星阁。尊经阁为清代光绪年建筑,20世纪80年代,余曾同省城同行在尊经阁观栋梁下底,发现墨书“调署赣州知府曹秉睿率阖郡重建 大清光绪伍年岁次己卯季秋 旦”文字。由此可见,尊经阁建于1879年,与魁星阁皆晚于大成殿等建筑。虽此,赣州文庙也不失为我省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文庙建筑。


六、赣州文庙的祭祀文化
赣州文庙内不同建筑,有着不同的祭祀对象或功能。最重要的祭奠处是大成殿,它是祭祀孔子、四配和十二哲的场所。主祭孔子,其塑像置于殿正中。孔子受皇封为圣人,他是除皇帝外,唯一可以头戴皇冠,冕十二旒,着十二章服,手执镇圭的臣民。


孔子身旁立有“四配”从祀。四配指:东:复圣颜渊、述圣子思;西:宗圣曾参、亚圣孟轲。


殿内还从祀十二哲:东侧:闵损(字子骞)、冉雍(字仲弓)、端木赐(字子贡)、仲由(字子路)、卜商(字子夏)、有若(字子若);


西侧:冉耕(字伯牛)、宰予(字子我)、冉求(字子有);言偃(字子游)、颛孙师(字子张)、朱熹(字元晦)。


十二哲,始于唐代,原为十哲。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别增加了朱熹和有若,升为十二哲,他们分立于殿内东西两侧端。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朝廷下诏规定孔庙祀奠,撤去孔子塑像,全部改为木主(牌位),只对曲阜孔庙保留孔子塑像。规定,还确定了孔子、四配、十哲等不同等级人物牌位的大小、颜色规格。


规定中:孔子牌位高二尺三寸七分,阔四寸,厚七分,木主牌油漆着色为朱红底金色字;四配牌位就前稍小,牌位颜色则赤地墨书;十二哲的牌尺寸又更小,着色与四配牌位相同。改塑像为木主的规定,在当时客观上简化了祀典,减少了开支。

微信图片_20230918100035.png

图六:赣州文庙东庑  张嗣介摄


赣州文庙大成殿前侧两庑,分别供奉着孔子七十二先贤和历代先儒牌位,共有140人。东庑供奉的先贤、先儒有蘧瑗、澹台灭明、子思、南宫容等孔子的弟子先贤,还包括周濂溪、程颢、董仲舒、诸葛亮、范仲淹、欧阳修、罗钦顺等先儒71人;


西庑供奉的先贤有公孙侨、林放、宓不齐、公冶长、公晳哀等孔子弟子和孔安国、韩愈、胡瑗、司马光、陆九渊、文天祥、陆秀夫、陈献章等先儒69人的木主牌位。


东庑下方的名宦祠通道,与西庑乡贤祠通道正面原有玉振金声等额题,现额题早已无存。名宦祠从祀的地方官,是曾在本地任职,有政绩才学,并受到当地百姓高度赞誉的15位地方官,有:


宋代:赣州知府赵抃、知府文天祥、赣县县令王希;


明代:赣县知县崔天锡、知县李素、都御史王之良;


清代:军院刘武元、军院佟国器、知府郎永清、总镇胡有升、总镇姚自强、总镇哲尔肯、按察使蒋毓英、提学道高璜、江西巡抚白潢;


西庑下方乡贤祠从祀的是本地有德行才学、有影响力、有贡献的本地籍人,或是本地籍在外地做官的著名人物,供奉16人有:


唐代:孝子谢俊;


宋代:孝子卢士豪、进士刘炳、处士陈炳、集庆军节度推官曾准、直秘阁阳孝本、吏部尚书曾楙、礼部尚侍郎曾开、秘书少监曾几、处士李珙、进士谢陟明、孝子刘铸;


明代:湖广布政李旭、安陆训道彭希贤、云南布政谢诏、大理寺左丞刘思诲。


两庑从祀的先儒,是历代皇帝不断增加或调整的结果。其中从祀先儒中最具争议的人物要算王安石,有时说他不行,去除了牌位;有时又说行,重新安置回牌位。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对于供奉人物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对一些利益集团的打击,产生尖锐矛盾的深远影响力。


崇圣祠,是祭祠孔子先祖的殿堂,明嘉靖世宗皇帝追封至圣(孔子)五代,也就是对孔子上五代先祖皆封为王,他们由上而下,是:肇圣王木金父、裕圣王祈父、诒圣王防叔、昌圣王伯夏、启圣王叔梁纥,而孔子父亲则为启圣王叔梁纥。


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皇帝承前制,追封孔子上五代祖先为王入祀,并将启圣祠更名为“崇圣祠”。


微信图片_20230918100039.png图七:崇圣祠  张嗣介摄



崇圣祠三连栋,三连栋通面阔共有九间。中栋祭祀的是肇圣王木金父,其他4位祖先分祀于左右两栋,各位夫人也配于殿内。


再往南,回到中轴线南端文庙前端的宫墙和官厅。现宫墙实为原文庙的内宫墙,因外墙已毁,所以内墙现已成外墙。入内左右官厅的北墙原应有纪功碑,只是现已无存,新又不复。若现立碑纪载“文革”后,国家对赣州文庙的历次重大维修,存文于后也未尝不可。而现大成殿侧、后墙立面镶嵌的一批现代碑刻,大约是2000年的现代书法家作品,也为一笔优秀的文化遗存,只是现在看来镶墙位置不妥,若置于庙内其他地方安置则会好一些。


对孔子的祭奠,北宋高宗时还规定:释奠孔子时,轿子只能到大成门外就必须下轿,步行入庙祭奠。元世祖忽必烈还下诏,春秋丁祭时执事要穿公服,元世祖忽必烈首开穿朝服丁祭之始。


赣州文庙县学的祭奠,至少是在北宋皇祐年间,县令王希重修文庙,县学一体后开始,当时规模如何不得而知。


清代同治年,对赣州文庙的孔子祭祀有着详细记载:有丁祭时应用的各种祭器、舞乐和蓝衫雀顶的统一服装,对参加乐舞的人数,各代不一,多达86人,少则28人。这些乐舞生人数,似乎与文庙的规模或级别有关系,等级低的文庙,乐舞生会少些。1949年始,对孔子的祭祀逐渐淡化,现除个别地区外,其他地区已渐停止。


文庙的祭祠非常隆重。对于主持祭奠人,隋代时没有硬性规定,到唐代时就规定,释奠要由地方最高长官出席初献,丞佐亚献,博士终献。祭奠在大殿、殿前坛、两庑和两祠内进行,祭祀有严格的规定和秩序。大成殿礼仪陈设有:

正位用白色制帛、白磁爵、牛、羊、豕等;还有祭器,包括木祝版、白帛、磁登台、磁鼎、铜器等;还有鼓、笙、瑟、笛、磬等几十种不同音响效果的乐器。奏乐中还规定了对不同时段祭祀内容演奏的不同乐章。如在迎神、彻馔、送神三道程序时,奏《咸平》曲;初献,奏《宁平》曲;亚献,奏《安平》;终献,奏《景平》曲;释奠中还有特定的祝文;还规定了对四配、十二哲、两庑、名宦祠和乡贤祠的陈设和不同的祭品和祀仪。


清代祀仪中还规定,致祀前一日,承祭官要来文庙观乐,上香,行三跪九叩头礼,还要献爵,奠酒,揖载牲取血等,检查和做好翌日释奠的各种准备工作,分别对各殿各庑准备好各种祭品。


到了正祭日,承祭官正献,由正印官主之;分献由教谕训导主持等,当中有许多烦琐的程序。对四配、十二哲、两庑、名宦祠、乡贤祠的陈设,祭祀程序都不一样,一道道进行,不能少一道程序。有瘗毛血、迎福奏乐、跪叩、兴、奠帛,行初献礼等;在孔子位前,上香、跪、献帛、献爵、叩,兴,诣读祝位。跪,读祝文。叩,兴,行分献礼等。对四配、十二哲、两庑、官宦祠、乡贤祠等祭祀也一一进行,程序繁简有所不一,总之非常复杂。


参加释奠的人员也很多,除地区最高长官及以下文职人员外,同城的武职也与文职人员一样共同入庙联祀。参加释奠,负责各种具体操作的执事生约有38人,他们分别负责通赞、赞引、读祝、监洗濯、监宰、收受祭物、监庭燎瘗坎、陈馔、司帛、司盥、司帨、司香烛、瘗毛血、饮福受胙十四项岗位的工作;另还有乐部生48人,舞部生48人,释奠仪式一线工作生员达到134人,其幕后参加的服务工作人员更是难以计算。这还不包括祭奠孔子前一日对崇圣祠中孔子五世先祖的祭奠开支,可见古代地方对文庙祭祀活动的隆重与投入。






         



作者简介


张嗣介,1949年6月生,江西赣州人,大专学历,赣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赣州市博物馆原副馆长。1976年开始从事文物考古、古代建筑、文物保护、赣州客家与赣南地方史等文博专业研究工作至今。曾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就读。历年来发表文博专业文章120篇,先后在国家核心学术期刊、国家、省级和港、台等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赣南客家艺术》《赣州客家胜迹精粹》《古今赣县胜迹》计60多万字。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和获得社科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