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至6月1日,由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主办,赣州市博物馆、襄阳市博物馆承办的“妙想天开:米芾的书房——襄阳市博物馆藏书法拓片展”在赣州市博物馆二楼精品展厅展出。今天为大家推出此次线上展览第三部分。
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由于书法造诣深厚,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
米芾书法具有浑厚醇古的气韵,生动活泼的格调,轻重起浮的节奏,变化多姿的笔法,篇篇都是意味隽永,令人陶醉的杰作。
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为襄阳米公祠碑刻拓片,碑刻完成于清康熙至雍正年间,由米芾后裔请广东工匠雕刻完成,堪称我国书法艺术的宝库。
张籍诗三首(一)
张籍诗三首(二)
张籍诗三首(三)、贞孃墓歌(一)
《张籍诗三首》是米芾书唐代诗人张籍的七言律诗三首。
《沙堤行·呈裴相公》
[ 唐 ] 张籍
长安大道沙为堤,
早风无尘雨无泥。
宫中玉漏下三刻,
朱衣导骑丞相来。
路傍高楼息歌吹,
千车不行行者避。
街官闾吏相传呼,
当前十里惟空衢。
白麻诏下移相印,
新堤未成旧堤尽。
《白纻歌》
[ 唐 ] 张籍
皎皎白纻白且鲜,
将作春衣称少年。
裁缝长短不能定,
自持刀尺向姑前。
复恐兰膏污纤指,
常遣傍人收堕珥。
衣裳著时寒食下,
还把玉鞭鞭白马。
《送远曲》
[ 唐 ] 张籍
戏马台南山簇簇,
山边饮酒歌别曲。
行人醉后起登车,
席上回尊向僮仆。
青天漫漫复长路,
远游无家安得住。
愿君到处自题名,
他日知君从此去。
夜被酒不寐偶阅韩昌黎诗録此三章
襄阳米芾
昔人云米海岳书如风吹阵马,观其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虚语也。
成化二年立秋日延陵吴宽
米礼部行草政用大令笔意稍跌宕遂自成一 家后人习米但得其逾绳越契之风则口善学柳下惠则是也 。
侪之识
贞孃墓歌(二)
《贞孃墓歌》
[宋] 米芾
何不学仙冢累累,
白杨西郭阴风悲。
虎邱一叩贞娘墓,
薜荔援墙委兰露。
千岁蒙茸几树花,
夜飘鬼火晓啼鸦。
向怜挟瑟弹清月,
犹忆吹箫乘彩霞。
吴阊少年往来道,
黛蛾钗燕谁能好。
酒滴春云梦不消,
泉声幽咽钟声老。
陌上行游缓缓归,
昨日红颜今日非。
东望阖闾穿葬处,
玉凫将化湛卢飞。
临高台古乐府(一)
临高台
[唐 ]王勃
临高台,
高台迢递绝浮埃。
瑶轩绮构何崔嵬,
鸾歌凤吹清且哀。
俯瞰长安道,
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
苍苍茂陵树。
高台四望同,
帝乡佳气郁葱葱。
紫阁丹楼纷照曜,
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
西指未央宫。
赤城映朝日,
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
甲第千甍分戚里。
朱轮翠盖不胜春,
叠榭层楹相对起。
复有青楼大道中,
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衣夜不襞,
罗帷昼未空。
歌屏朝掩翠,
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
蛾眉罢花丛。
尘间狭路黯将暮,
云间月色明如素。
鸳鸯池上两两飞,
凤皇楼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
佳期那不顾。
银鞍绣毂盛繁华,
可怜今夜宿倡家。
倡家少妇不须嚬,
东园桃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
柏梁铜雀生黄尘。
米字最显著的特点大体有三:第一是富于变化。笔笔各异,同字不同样,既有自已的风貌,又在形态上千变万化,互不雷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大书家作风。二是富于气势。它优美生动的情趣,不平凡的气象,给人以爽利的感觉。宋高宗评米字“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无不当人意”。第三是笔力沉着。深得晋唐之法,显现出古朴凝重。写出的笔画,即使是细若游丝,轻如蝉翼,也绝无半点飘浮感。
采莲曲(一)
采莲曲(二)
本次展览除展出米芾作品外还展出了同时代知名书法家,例如与米芾同称为“宋四家”黄庭坚的书法作品。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谥号文节,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在祖父黄湜的影响下,黄庭坚自小就喜欢书法。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学书尤为推崇王羲之《兰亭序》。其有一首赞颂杨凝式的诗可以说明他对《兰亭序》习练体会之深:“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这其中不能没有其对王羲之书法学习的深悟。
怀南岳隐士(一)
怀南岳隐士(二)
怀南岳隐士(三)
《怀南岳隐士》是黄庭坚书唐代诗人贯休的诗词。
怀南岳隐士二首
[唐]贯休
千峰映碧湘,
真隐此中藏。
饼不煮石吃,
眉应似发长。
风榸支酒瓮,
鹤虱落琴床。
虽斅忘机者,
斯人尚未忘。
见说祝融峰,
擎天势似腾。
藏千寻瀑布,
出十八高僧。
古路无人迹,
新霞出石棱。
终期将尔叟,
一一月中登。
黄庭坚在上溯晋唐、学习前人经典书法时,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苏轼,可以说黄庭坚的手札小行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苏轼的。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深受苏轼书风的影响。
黄庭坚与苏轼相差八岁。二人交谊师友之间。从黄庭坚的行帮手札墨迹看,其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等,都明显表现出苏轼书法的特征,甚至有些夸张强调,唯嫌生涩,未有苏书圃熟也。
本次展览还推出了米芾之子米友仁的作品《北山移文》,父子二人书法作品均有不同特点,又各为经典,均被世人所称赞,二人常被称为“大小米”。
米友仁(1074-1153),南宋书画家。一名尹仁,小名寅哥、鳌儿,黄庭坚戏称其为“虎儿”,赠以古印并诗:“我有元晖古印章,…….教字元晖继阿章”。故字元晖。米芾长子,人称小米。早年即以擅书画知名,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官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善行书,高宗曾命其鉴定法书。其山水画发展了米芾技法,以水墨横点写烟峦云树,运笔草草,自称“墨戏”,对后世“文人画”中笔墨纵放风格有影响(参见“米芾)。存世画迹有《潇湘奇观》、《云山得意》等图。擅画云山,略变其父所为, 成一家法, 其画云烟变灭,看似草草而成,实则法度森严,自称“墨戏”,不附时风,又甚自重。善书法,酷似乃风,亦精鉴赏。但自有风格。
北山移文(一)
北山移文(二)
《北山移文》是米友仁书孔稚珪所写的骈体文。
北山移文
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
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偶吹草堂,滥巾北岳。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
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于道流,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
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
至其钮金章,绾墨绶,跨属城之雄,冠百里之首。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道帙长摈,法筵久埋。敲扑喧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磵户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至于还飙入幕,写雾出楹,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猨惊
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于是南岳献嘲,北陇腾笑,列壑争讥,攒峰竦诮。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
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秋桂遣风,春萝罢月。骋西山之逸议,驰东皋之素谒。
今又促装下邑,浪栧上京,虽情殷于魏阙,或假步于山扃。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碧岭再辱,丹崖重滓,尘游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宜扃岫幌,掩云关,敛轻雾,藏鸣湍。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于是丛条瞋胆,叠颖怒魄。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这些展出的宋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碑帖拓片,通过细细的品味,定会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体味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陶冶,得到了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