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赣州慈云寺塔出土了一批北宋初期以前的珍贵文物,其中一件为大中祥符六年(1013)纸本设色经变画《瘟使供养图》,反映了宋代疫病神明信仰民俗。在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岁月,一旦发生瘟疫,基本无法控制,几乎人人谈疫色变,人类很早就形成了各种疫病神明崇拜习俗。
瘟疫是指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包括鼠疫(黑死病)、天花、麻疹、水痘、霍乱、疟疾、埃博拉、Sars以及当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等。据统计,我国历代共发生了589次疫情,其中西汉17次,东汉18次,魏晋96次,南北朝20余次,隋唐16次,两宋50余次,元代12次,明代64次(一说23次),清代300余次。当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已造成2.6亿人感染,几百万人死亡。
一、北宋大中祥符六年《瘟使供养图》
2004年5月,江西省赣州市在维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慈云寺塔时,在塔身第四层内壁暗龛发现一批文物。经赣州市博物馆清理,共出土书画经卷16件、木雕造像 13 件、泥塑造像 6 件、青白釉瓷观音像 1 件、铜佛像 1 件,共计 37 件整件,以及残破经文、纸绢彩画、各种零散构件 400余件(片)。后送至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历时8年修复,成功修复57件宗教文物和世俗文物,部分属国内首次发现。其中有纪年文物3件,分别是大宝二年纸本写经《四分戒本》、大中祥符六年(1013)纸本设色经变画《瘟使供养图》和大中祥符七年(1014)《飞天佛教版画》(局部)。据考古发掘现场信息判断,该批文物应为北宋天圣二年(1024)慈云寺塔建塔之时埋藏入塔身的。
图1 赣州慈云寺塔
图2 暗龛里的文物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瘟使供养图》为纸本设色,长62.7厘米,宽34厘米,描绘“五方使者”礼拜“灵岩大圣”。画作上下留白,作本纸诗堂,上诗堂款“具下降日:正月六日、九日,二月五日、八日,三月三日、六日,四月廿五日、廿八日,五月廿四日、廿七日,六月廿三日、廿六日,七月廿三日、廿七日,八月廿七日、三十日,九月十七日、二十日,十月十三日、十六日,十一月十二日、十五日,十二月十一日、十四日。右件使者下降之日,不得炼油,煮炙鱼肉,只宜烧香供养庆赞。讫。谨题。”下诗堂款“按《灵严大圣赞》云:昔有商人胡弘,家有九十余口染患瘟疾,写大圣真容供养,患人尽皆而起。缘于越中人民,悉皆敢仰,后传于世,供养不绝。兼述大圣囗帛先生经云:每月天符七十二睺行,瘟使下降之日,香茶供养,愿免瘟黄灾瘴,乞保平安。大中祥符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庚申,信受弟子徐熙及妻黄三娘家囗收赎在家供养。”题签散佚,仅存一个“苏”字,右侧五位使者,分别题为“北方使者”“西方使者”“中囗使者”“东方使者”“南方使者”。
图3 北宋《瘟使供养图》
据考,此图为瘟神供养画,左侧人物为灵严大圣,右侧五人为东、南、西、北、中“五方使者”,与明清时期的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季(钟仕贵)、中瘟史文业“五瘟神”一脉相承。灵严大圣为“五方使者”的统领或主管神明,“五方使者”每月下降两日,春季上旬下降,夏、秋两季下旬下降,冬季中旬下降。瘟使下降之日,民间不得炼油和煮炙鱼肉,只宜烧香供养庆赞。民间供养灵严大圣起源于江西一带,是一个叫胡弘的商人,因家族90余口人染患瘟疫,因供养大圣痊愈而将此习传之后世。
图4 明刻本“五瘟使者”图
“五瘟神”起源于疫鬼传说,由最初的播瘟布疫之“疫鬼”发展成为驱瘟防疫护佑人们健康的“疫病神明”,古籍有较多记载,如南宋《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明代《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与明清时期的“五瘟神”比较,北宋《瘟使供养图》中的“五方使者”所着青、红、白、黄、黑五色袍是一致的,不同于在于:北宋《瘟使供养图》崇拜的是六神而非“五瘟”,并且灵严大圣才是五瘟的统领主管之神,而非中瘟统领其他四瘟。“五方使者”是按照地理方位负责消瘟除疫,而非按季节来管控瘟疫的。
二、《瘟使供养图》缘何于赣州出土
赣州是北民南迁进入赣闽粤边区“客家大本营”的第一站,客家人在赣闽交界区形成,故被誉为“客家摇篮”。北宋《瘟使供养图》缘何于赣州出土?这和赣闽粤边区历史上传染病频发是直接相关的。
(一)瘟疫是驱动北民南迁的因素之一
在客家族群的形成史上,作为客家先民的北方汉民于魏晋南北朝、唐代及两宋末期大规模向南迁徙,至迟于宋代在赣闽粤边区形成了客家。他们南迁的原因除了由战乱并起饥荒外,另一个因素即是瘟疫。昆西远东史教授约瑟夫·H.查根据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成书于18世纪集体编篡的《古今图书集成》两部典籍,编篡了《中国的疫情年表》。其中,永嘉之乱(307-313)期间,312年疫情,继早先的蝗灾和饥荒而来,华北和华中顿成“废墟”,陕西纳税人只剩百分之一二。唐中期“安史之乱”(755-763)及唐末期间,762年山东疫情死者过半,891年在江苏、安徽、湖北发生疫情,湖北十死三四;两宋末期,1127年河南疫情,首府死者过半;1232年河南疫情,据《金史》记载,金天兴元年(1232),元军围攻卞京,五月“卞京大疫,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贫不能葬者不在是数”。1275年还是河南疫情,死者不计其数。战争伴随动乱、饥荒,促进人口移动,是瘟疫的传播者和放大器,从中可见瘟疫是驱使北方汉民大规模南迁的因素之一。
(二)唐宋时期赣闽粤边区为烟瘴之地,疟疾频发
唐宋时期,赣闽粤边区开发层次低,是有名的烟瘴之地,瘴病频发。“汉唐以前,(赣南)率以荒服视之”,唐初诗人沈佺期流放驩州,在大庾岭作诗“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唐时汀州府治“州初治雜羅,以其地瘴,居民多死,大历十四年移理长汀白石村。”宋代“虔(赣州)于江南地最旷,大山长谷,荒翳险阻”。“虔州龙南、安远二县有瘴,朝廷为立赏添俸甚尤,而邑官常缺不补。他官以职事至者,卒不敢留,甚至界上移文索案牍行遗而已。”“赣有十二邑,安远滨岭,地恶瘴深,谚曰:‘龙南、安远,一去不转。’言必死也。”“然虔之诸县,多是烟瘴之地,盗贼出没不常。朝廷初无赏格,士大夫之有材者,多不肯就,又难强之使行。”北宋《瘟使供养图》也提到崇拜瘟神的目的是“愿免瘟黄灾瘴”。可见,唐宋时期赣闽粤边区实为烟瘴之地。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瘴病其实是一种恶性疟疾传染病。疟疾直至民国时期,还时常威胁赣闽粤边区客家人的生命健康。《赣州地区志》和《信丰县志》均载“建国前,疟疾发病率达45%,边远山区高达90%。”《安远县志》载“民国期间,(疟疾)县内年均发病率高达19%。”客家人称瘴病为“打摆子”,赣南民谣唱道“晚稻无人割,木椊无人摘,十人九床上,冷得抖抖响。”“秋来豆叶黄,摆子病上床,稻熟无人割,谷黄又生秧。”
(三)天花、麻疯病、霍乱在赣闽粤边区传播
除疟疾外,客家人还受到天花、麻疯病等其他传染病的严重威胁。天花病是由天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特点是传染性强、病情重和死亡率高。《赣州地区志》载“清光绪三年至五年(1877—1879),寻乌县天花流行,死人无数……民国11年(1922)、19年(1930),寻乌天花流行,死人很多。16年(1927),宁都固厚天花流行,不到1个月,发病3000余人,持续3年。”《安远县志》载“民国35年(1946),天花在县内流行,死亡0.2万人。”《会昌县志》“民国17年(1928)流行天花,患者死亡十之八九。”《南康县志》载“清末和民国期间(天花)是危害儿童生命狂烈的传染病。”
麻风病则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大余县“麻疯病在本县流行久远。民国25年(1936)粤军第一军在本县新余村壶头岭枪杀麻疯病人20余名,用石灰坑深埋。”安远县“建国前,安远属麻疯病高流行区,麻疯病人不但得不到治疗,而且还被赶进深山野林,更有甚者,将麻疯病患者枪杀、火焚或活埋。民国35年(1946),在塘村乡凤月山一次活埋麻疯病患者30余人。”
赣闽粤边区传染病多发,医疗条件却相当落后,逢疫即死伤无数。大余县“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春,万历二十九年(1601),清顺治三年(1646),康熙二十年(1681)瘟疫流行,全县人口锐减。民国31年(1942)霍乱流行,全县日死数百人。”“(民国)31年(1942),宁都县霍乱流行,死亡2000余人。32年(1943)八九月间,会昌筠门岭霍乱流行,死亡700余人”。
三、客家驱瘟防疫民俗
面对疾疫频发的恶劣生存环境,赣闽粤边区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疫病神明崇拜和预防民俗。
(一)崇拜疫病神明
1.五瘟神信仰
北宋《瘟使供养图》是宋代“瘟神”信仰实物,但现今在赣闽粤边区“五瘟神”信仰基本难觅踪影。宋代黄震(1213-1280)撰《黄氏日抄》记载了官府禁止吉州划船迎神,烧毁划船千三百余只,坼毁邪庙,禁绝瘟神一事。并且认为“赣州乾地划船之风尤甚”。吉州即今江西吉安市,与赣州接壤,可知宋时赣州盛行五瘟神信仰。
现今在福建闽江流域(福州一带)还留存有五瘟神信仰,影响不小。但其名称却五花八门,一般称作“瘟神五帝”信仰,主要原因是历史上官府对五瘟神信仰的打压,民间为应对而将五瘟神伪装起来。故五瘟神称法众多,有五显、五通、五帝、五圣、五瘟等等。在赣闽粤边区的赣南上犹县五指峰乡还有五显庙,粤东蕉岭县新铺镇也有五显宫,但均无法考察这些“五显”与五瘟神有何关联。赣南地区道教现今使用的《赵大元帅财神真经》、《五路财神真经》均载“五路财神”为“东路财神青金使者、南路财神赤金使者、中路财神黄金使者、西路财神白金使者、北路财神乌金使者。”“五路财神”按方位司职和所着五色袍与“五瘟神”是一致的,并且财神赵公明即由瘟神演化而来,故推测宋代在赣南盛行的五瘟神信仰,一方面受到官府打压,一部分消失了;另一方面随着瘴气散去,疟疾得到较好控制,一部分转化成为了五路财神等其他信仰。
2.天花神信仰
天花是威胁客家人民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故天花神信仰在赣闽粤边区传播范围极广,至今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天花宫”或“天花娘娘”神像崇拜。
图5 七里镇仙娘古庙
在距离赣州市城区七里远的七里古镇上,有一座仙娘古庙。该庙占地面积约372平方米,始建于明代,原名为“天花宫”,主要供奉“天花圣母”,是一座专为祭祀天花神而建的古庙。在仙娘神位上方,至今还挂着一块“天花圣母”牌匾。相传,七里镇一带古时天花肆虐,夺去了很多儿童性命,是一位外来的老太医治了天花儿童,故村民修建了此庙。
后来,附近坝上村上游的杨梅庵被水冲毁,人们把庵内的观音等菩萨移入“天花宫”。后因天花得到控制,不再肆虐,主神便变成了云宵、琼宵和碧宵“三宵”,同时增加祭奉七仙姑等神祇,“天花宫”就变为“仙娘古庙”了。现今天花病早已被人类消灭,但仙娘庙里还供奉着“天花娘娘”,并且“三宵”神和七仙姑等神也被赋予主管妇女生育和小孩疾病等职能,成为当地的保护神,保佑儿童免得天花、水痘、麻疹等疾病。
在赣县区梅林镇有座圣母庙,原名“天花宫”,始建于明末崇贞的年间。古时,梅林一带常发天花,而天花宫建成后,疫情大减,故香火旺盛。以前,信众除周边群众外,还有福建、湖南、广东等地的信众来参加庙会。在宁都县有座七仙庙,供奉着三太夫人、七仙娘娘、天府大帝11位神。传说古时有位太子患天花死亡,被封为天府人圣大帝,以监视三太夫人和七仙娘娘,若出现天花死人,即拿她们母女问罪,故天府大帝神像安放在七仙庙楼上。七仙娘娘是玉皇大帝的使者,每天定期查看病人的病情和病人家庭成员行为,上报玉皇以判定生死。在赣州城区“县岗坡”原来也有一座建于乾隆四十六年的痘娘宫,又称作“天花宫”。
3.麻疹、水痘神信仰
在赣闽粤边区,麻疹、水痘神明信仰也较为常见。宁都县在县城建有12座七仙庙,乡镇除石上乡外也都建有七仙庙,田头乡七仙庙是规模较大和香火旺盛的一座。庙内神像多达19尊,男女共祀,其中大殿16尊,二楼3尊。大殿神祇是七仙娘娘、三太夫人、金花小姐、银花小姐、花婆、花公、千里眼、顺风耳,二楼是天府大帝、种痘童子、收痘郎。三太夫人中的大婆婆管天花,二婆婆管麻疹,三婆婆管水痘,而种痘童子和收痘郎也是痘神。在瑞金市城区原有两座仙太庙,祀奉凌宵、碧宵、琼宵三仙太,当地传说三位仙太也是专管人间痘花(麻疹)的痘神,受到众多妇女的崇拜。
此外,还有其他未明确主管某疫病的神明,但却因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成长或祛除疾疫而闻名。比如,在石城县朱坑唐台村夫人山上有座夫人庵,供奉着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奶夫人”和观音、许真君等神祇。“三奶夫人”因护佑小孩、祛除疾疫而受到诸多信众崇拜。客家人为了祈求健康,除疫祛病,还形成了崇拜古代医者的习俗。闽西奉保生大帝为医神,庙宇称慈济宫,在永定湖坑一带,每年举行“做大福”大型民俗活动,请保生大帝游村。长汀县城有座药王庙,供奉药王先师扁鹊,医者世家也会在家里设立药王先师神牌。赣南宁都县城外也有一座药王庙,除供奉扁鹊外,还祀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名医。粤东则常奉华佗为先师,庙宇称“先师庙”,五华县先师庙供奉着一大一小两尊华佗神像,受人香火并供人求医问药。
(二)请神驱疫民俗
1.游神驱疫。《礼记·月令》《后汉书·礼仪志》等记载,古时人们每年岁终都要举行“大傩”祭祀。傩是一种驱鬼逐疫的原始宗教活动,通常以集体性祭祀舞蹈来渲染傩神的威慑力进行驱鬼逐疫。赣南《瑞金县志》载“元旦夜傩以驱疫,男神船则龙头间杂扮故事,后为龙尾,押以社官、土地。”《宁都直隶州志》亦载“其俗素尚强悍,信鬼神,疾恒祷祠,巫觋驱傩”。而今在赣南唯一传承下来的傩即是宁都县黄石乡中村的“中村傩”。目前“中村傩”每年仍在正月和九月举行两次傩神巡游活动,表演《判官点书》《打保安》等8个傩戏节目。巡游路线是由祖师爷确定的,几百年不变,且不能原路返回。正月巡演十五天,九月巡演七天。巡演时场面火爆,锣鼓喧天,爆竹齐呜,驱鬼逐疫。
图6 宁都中村傩面具
2.打醮驱疫。道教神仙谱系凡杂,庙宇众多,许多神明与疫病有关。若有大疫,客家人即会请神打醮驱疫。在安远县高云山乡墟岗村有座水口庙,1949年农历10月举行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打醮。当时村内疫病流行,村民们就凑了些钱,请了几个老师傅(夫人教的法师)做了三天三夜的法事,内容有念经拜、申文、解冤、过火炼、祭将等。后来停了打醮,直到1995年又打了一次五天五夜的保安清醮。不过,打醮不再是为了驱疫,而是为了恢复水口庙以往的敬神活动。古时安远县常遭瘟疫、蝗虫、干旱、洪水等灾害,百姓苦不堪言。各地民间庙堂牵头,百姓募捐,举行斋蘸法事,驱邪驱疫,最后一天晚上还会举行“过火炼”表演,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人们打醮主要是为了娱神娱人,祈求平安。
(三)日常防疫习俗
1.勤洗澡,讲卫生。客家人生活在瘴疠蛮荒之地,长期面临瘴病、天花等传染病的困扰,逐渐养成了每天洗澡、常抹身子的生活习惯。这在当今看似平常,但却是有效降低传染病的重要举措。
图7 客家擂茶制作原料
2.药食同源“治未病”。客家人喜将药草加入食物中一起蒸煮食用。客家擂茶是最富有客家特色的茶饮,基本原料是茶叶、大米、芝麻、黄豆、花生、盐等,有时随季节变换加入药草。春夏温热,就常用艾叶、薄荷、细叶金钱、斑笋菜等鲜草;秋季风燥,就多选金盏菊或白菊花;冬天寒冷,则用竹叶椒或肉桂。在全南县等地,也会随个人喜好加入鱼腥草、薄荷、紫苏等药草。定南客家酸酒鸭,口味酸辣,具有药用、保健价值。相传,南宋时北民南迁定南,当地雨多潮湿,易得伤风,客家先民用当地野山椒切末拌以客家米醋一起服用,有发汗、杀菌、祛湿、醒脑功效。后来,客家人为预防疾病,常在食品中拌以酸辣佐料和姜、茶油等辅料。还有仙人粄,客家人将仙人草直接做成一种可以解渴、解饿,又可以清毒的健康食品——仙草冻。客家米酒也是客家人最常饮用的饮料,具有补养气血、助消化、健脾、益胃、舒筋活血、祛风除湿等功能。这些药食同源的食品,很好地提高了客家人的免疫力,预防了疾疫的发生。
图8 定南酸酒鸭
图9 仙草冻
综上所述,赣州慈云寺塔出土北宋《瘟使供养图》为我国古代瘟神信仰研究提供了实物,反映了北宋时期瘟神信仰的相关习俗,以及历史上赣闽粤边区是烟瘴之地,流行疟疾(瘴病)、天花、麻疯等传染病。面对疫病频发,又缺医少药的生存环境,赣闽粤边区客家人和其他民族一样,转向寻求神明的护佑,兴建了许多庙宇,崇拜“五瘟神”、天花神、水痘神等疫病神明。客家人对这些疫病神明的信仰一直传承至今,但后因疫病得到控制,供祀疫病神明的庙宇功能大部分发生了转变,成为了保地方平安的一方福主。同时,客家人在长期与疫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热爱卫生勤洗澡的习惯,并在饮食方面形成了药食同源,提升免疫力“治未病”的预防理念与风俗。
作者简介
钟庆禄,赣州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历史学硕士,江西省宋史研究会副秘书长、赣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客家文化与历史文物研究,受表彰记功一次。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4项、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5项;参与赣州七里镇窑址、东晋“于都令墓”等考古发掘工作。出版专著《赣南文物与客家文化》(合著),参与《中国节日志.春节志(江西卷)》《江西客家志》等编撰工作,在《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南方文物》《中国博物馆》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