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

周建新|​《赣南文物与客家文化》序

2023-09-13 10:48:09    作者:超级管理员  浏览次数:4141

微信图片_20230913105104.jpg

作者简介,周建新,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文化产业院院长、客家研究所所长,荔园领军学者。

客家是我国汉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已有相关研究表明:自唐中叶起至宋元之际,在赣闽粤交界的广袤山区里,一个新兴的族群和文化已悄然兴起,这个族群就是客家。真正意义上关于客家的历史文献始于何时,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最迟到明中期至清初就已出现。据清康熙《永安县次志》卷十四《风俗》记载:“琴江好虚礼,颇事文学,散佚逋赋。县中雅多秀氓,其高曾祖父多自江、闽、潮、惠诸县迁徙而至,名曰客家,比屋诵读,勤会文。”这不仅是关于客家的早期文献记载,更有意思的是,它是以非客家人的身份对客家进行书写和表述的。类似的文献材料也都充分说明:“客家”是先被其他人群所赋名,后来才为客家人自己所接受,“从他称到自称”由此也成为客家称谓众多说法中最具说服力的一种解释。

自19世纪初起,特别是随着太平天国运动、广东西路土客大械斗等重要历史事件的爆发,客家开始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和探讨。若从1815年徐旭曾的《丰湖杂记》算起,客家研究已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1933年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的出版问世,标志着客家研究已经进入了现代意义的学术体系,此后不断蓬勃发展,逐渐从“新兴之专学”发展成为“国际性显学”,“客家学”呼之欲出。客家研究呈现一派全面繁荣之势,除客家源流以外,举凡客家习俗、客家建筑、客家方言、客家宗族、客家服饰、客家饮食、客家文学、客家音乐、客家美术、客家非遗、客家精神、海外客家、客家文化产业,以及客家与周边族群的关系等等,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与此相适应的,一大批客家研究机构纷纷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嘉应学院、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韶关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龙岩学院、三明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台湾相关高校均成立了客家研究的院、所、中心,有组织、有系统地推进客家领域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工作,卓有成效,影响深远。客家研究成为我国族群和地域文化研究的一大亮点。

赣南,地处江西省南部,有着“千年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之美誉。赣南是国内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也是是客家的大本营之一,然而与粤东、闽西相比,长期以来赣南在大众心目中的知名度不高,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在学术研究上也相对晚起、迟滞,曾经一度“失语”。尽管1986年万幼楠的《于都土塔》和1987年薛翘、刘劲锋的《孙中山先生家世源流考》两文,均论及赣南客家与闽粤客家的历史文化关系问题,但学术活动的真正开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时任赣南师范学院(现赣南师范大学)政史系主任罗勇教授带领几位同事开始调查客家文化。1991年,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吴泽教授在上海主办了首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这次会议掀起了大陆客家研究的热潮,极大地推动了江西客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上海客家研讨会结束后不久,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赣南师范大学和赣州市博物馆分别成立了客家研究机构,赣南地区有组织的客家研究自此拉开了序幕,逐渐形成了以赣南师范大学、赣州市博物馆为基地的江西“南派”客家研究阵营。2006年我刚从北京调到赣南师范学院工作不久,就呼吁学术界“把目光投向赣南”,提出赣南客家研究应在坚持在地研究的基础上,赋以区域研究在人类学知识体系建构上的意义,在理论视野和学术话语上实现从“赣南客家”到“客家赣南”,在研究区域上则践行从“赣南研究”到“走出赣南”或“超越赣南”的转变。“把目光投向赣南”,这既是赣南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的客观呈现,也是向学界发出的共同研究赣南客家社会文化的真挚请求,更是彰显出赣南客家研究者的自信表达和深切期许。在此过程中,我们强调“剑走偏锋”,坚持客家研究的特色化和国际化,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成果产出为重点。十分欣慰的是,经过大家近十年的努力,我们共同见证了赣南师范大学从客家研究的“追赶者”到“并行者”甚至“领先者”的成功跨越,并因此成为客家研究的一大学术重镇。

赣南地区的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客家历史文化遗物的征集、收藏、研究和展示,也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客家研究力量。其中,赣州市博物馆整体实力最为雄厚,具有优良的学术研究传统,拥有一支以韩振飞、万幼楠、刘劲锋、张嗣介为代表的杰出的研究队伍。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独当一面的专业高手,组合在一起称得上是国内地市级文博系统的学术天团,令同行们十分艳羡。随着老一辈学者的退休老去,赣州市博物馆出现了人才上的青黄不接,特别是中青年学术骨干几乎断层。发现学术新人、培养事业接班人,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急事和大事。令人高兴的是,本书作者之一、80后的钟庆禄副研究馆员等人开始逐渐成长起来,在文博事业和客家学术的道路上奋力前行。钟庆禄是我十多年前指导的客家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毕业后原本在省城南昌工作,后调回赣州市博物馆从事文物与博物馆学和客家文化研究。他长期以来扎根于赣南,潜心学术,勤奋好学,取得了丰硕成果,迅速成长为所在单位的中坚力量,以至于有多所高校拟以优秀人才予以引进。我鼓励他坚守地方文化第一线,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优势,将“地上的历史文献”和“地下的考古材料”相结合,闯出一条新路。近日他把新近整理好的《赣南文物与客家文化》书稿发我,并嘱我作序,我看后十分欣喜,很显然这是他遵循新的学术思路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本书由他和陈丽娟共同撰写,陈丽娟是赣南医学院老师,主要研究江西地域文化和古籍文献。他们两人合作紧密,常从文物着手探究文物的历史、学术价值和阐释文物背后的客家文化事象与文化内涵,视角独特,深入浅出,以小见大,常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本书共有八个篇章,前四个篇章为考古出土文物研究,后四个篇章基于征集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和田野调查资料的研究。部分文物资料属首次披露,也是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研究,比如安远出土西汉铜提筒、北宋《瘟神供养图》、赣闽粤边区魂瓶、龙南岭下客家二次葬墓群出土文物等,一方面解析了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另一方面又系统深刻地探讨了与文物紧密关联的客家族群文化内涵。可以说是基于文物的客家文化实证研究,为客家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和新思路,具有客观真实性;同时,它又是客家研究视野下的文物研究,挖掘了文物价值和深化了文物的文化内涵,为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为活化利用文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复兴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2022年7月,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又提出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全新文物工作方针,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挖掘文物内涵价值,进行展示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新时代文物工作的主旋律。近年来,海峡两岸的文博界还发起成立了“客家文化博物馆联盟”,十余省份数十家博物馆都加强了对客家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与收藏展示。本书的出版,无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和国家文物工作方针的具体行动,对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客家研究自发轫后,一直引起世人和学者的关注,并涌现出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应该说,这份沉甸甸的学术史留给了我们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间也经历了许多争论与反思,还有不少值得进一步深入和拓展的地方,有着继续探讨、发展和突破的广阔空间。希望钟庆禄在此基础上,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我对此充满期待。


                                        周建新

                             2022年10月8日于鹏城荔园